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一集团军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73011部队
陆军第1集团军——73011部队
军部原驻地:河南开封
军部驻地:浙江湖州
原 代 号:83010部队
军长:张中华少将
政委:刘晓榕少将
所属部队及番号(1998年 后)
所属部队 |
驻地 |
注解 |
步兵第3师 |
|
2002年改编为摩步旅 |
步兵第1师 |
|
改编后,为全军第一个水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 |
装甲第10师 |
|
原坦克第十师 |
高炮旅 |
|
防空旅 |
著名部队:
“红军师”----步兵第1师
“红军团”----步兵第1师第1团(原第3团)、第2团
“抗洪抢险模范团”----步兵第1师第2团
“硬骨头六连”----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
“坚守英雄连”----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
“攻坚英雄连”----步兵第1师第1团第9连
“尖刀七连”----步兵第1师第1团第7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集团军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
第1军所属部队创建于1927年至1928年。部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湘鄂边工农武装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一部分是两湖(湖南、湖北)秋收暴动和年关暴动的工农游击队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1930年7月,红4军和红6军在湖北公安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邓中夏先后任党代表,下辖红2军(原红4军)和红6军。1931年3月,红2军团奉命改为红3军。1932年9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3军被迫退出洪湖苏区,于1934年7月在贵州的沿河、德江、印江一带创建了黔东根据地。1934年10月,红3军与从湘赣苏区西征到贵州的红6军团在印江县木黄会师。此时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1934年底,开创湘鄂川黔苏区。1935年11月,红2、红6军团(1936年7月与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开始长征,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静宁将台堡会师。
1937年8月,红2军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卢冬生、张宗逊先后任旅长,李井泉、张平化先后任政治委员,整编后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在华北敌后坚持了八年抗战,参加开辟晋绥抗日根据地,挺进冀中,参加百团大战,坚持晋西北根据地的斗争,保卫陕甘宁边区。部队先后扩编了张(宗逊)第358旅,彭(绍辉)第358旅,独立第1、第2旅。抗战胜利后,部队于1945年9月由山西中部北上绥远,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先后在厂汗营、凉城、卓资山、归绥(呼和浩特)、察素旗、包头等地,给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军以有力的打击,收复了绥东广大地区。1946年1月为维护停战协定,在卓资山地区再次给进犯我绥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以歼灭性打击。6月,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部队在绥远、山西等地先后进行了大同、卓资山,集宁、聚乐堡、丰镇、原平、平社、晋北等战争,打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
1946年11月,在山西省岚县地区,以晋北野战军领导机关一部及晋绥野战军第358旅、独立第1旅组成晋绥军区第1纵队,共8300人。张宗逊任司令员,廖汉生任政治委员,王绍南任参谋长,冼恒汉任政治部主任。纵队成立后,即西调延安附近集结,担负保卫陕甘宁解放区的任务。1947年2月至8月中旬,编入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先后参加西华池、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榆林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1.4万余人,俘整编第31旅旅长李纪云。7月31日,编入西北野战军。8月下旬至11月底,随西北野战军转入内线反攻,参加沙家店、关庄岔口、延清和第二次攻打榆林等战役战斗。12月,晋绥军区在山西晋中地区组成的独立第7旅,拨归第1纵队建制,仍留晋中地区作战,先后参加临汾、晋中、太原战役。12月至1948年2月,第1纵队在陕北清漳地区进行以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政治觉悟,增强了战斗力。2月下旬,参加宜川战役,担任围歼增援之敌任务,保证了战役的胜利,受到西北野战军怀念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通电嘉勉。3月初,向黄龙山区进攻,解放宜君、黄陵,巩固扩大了解放区。4月中旬,挺进西府、陇东,相继攻克 找兀今旬邑)、县(今彬县)、麟游、凤翔,26日会同第2纵队攻占宝鸡,尔后转战陇东,主动抗击国民党进攻,排斥主力部队转移,继又参加澄A、荔北和冬季战役。在荔北战役中,第1纵队楔入敌防御纵深,大胆穿插分割,以突然迅猛动作歼灭国民党军第48旅旅部,俘其旅长、参谋长,对战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受到西北野战军的通令嘉奖。
1949年2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贺炳炎任军长,廖汉生任政治委员,陈外欧任参谋长,冼恒汉任政治部主任,夏耀堂任后勤部部长。第358旅改称第1师,黄新廷任师长,余秋里任政治委员,独立第1旅改称第2师,王尚荣任师长,颜金生任政治委员;独立第7旅改称第3师,傅传作任师长,曹光琳任政治委员。全军共2.2万余人。5月中旬,参加陕中战役,在凤翔东北姚家沟口会同第4军歼国民党军第57军及第30师。6月中旬转至户县地区,留在晋中地区的第3师(原第1纵队独立第7旅)归建。6月17日,编入第1兵团。7月中旬,参加扶眉战役,会同第2军歼灭国民党第90军第24师及第61师一部。下旬,参加陇东追击战,攻克陇县、固关镇、会同第7军歼灭国民党军骑兵1个旅。8月初,解放秦安,中旬开始进军青海,23日进抵临夏,策应兰州战役。后经永靖渡过黄河,于9月5日解放西宁。10月1日,第1军兼青海省军区。至1950年,担负巢匪,维护社会治安,建立人民政权等任务。
1952年6月,再次进行整编,第3军所属各师编入第1军,第1、第3师合编为第1师,第2、第8师合编为第2师,第7、第9师合编为第7师。黄新廷任军长,梁仁芥任政治委员。1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第1、第7师在临津江两岸的马良山、老般山一线担负坚守阵地任务,第2师配属第64军执行西海岸抗登陆任务。1953年6月,参加夏季反击作战。停战后,在三八线和东海岸担负守备任务。1958年10月回国。
回国后部队驻守开封,担负一线警戒战斗任务。文革中,原属于南京军区的第20军因在“三支两军”中,支持派性,深陷于地方造反派的纠葛中,七十年代与第1军掉换防区,第20军去开封,第1军换防杭州。
第1军在战争年代,共涌现9个战斗模范营、10个战斗模范连和刘四虎、周黑子、朱庆涛、王福、苟福荣、赵继华等许多战斗英雄。
第1集团军驻守浙江省,原代号为83010部队。隶属南京军区,是1985年由陆军第1军改编的,下辖第1,2,3师及原第60军181师共计4个步兵师,此外还有坦克第10师、炮兵第9师和高炮旅。1987年该军组建了全军第一个“蓝军团”,在训练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1军具有传统优良,以能打硬仗、恶仗的硬骨头精神著称。几十年来从这支部队走出了贺龙元帅(曾任军委副主席),许光达大将(曾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装甲兵司令),贺炳炎上将(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廖汉生中将(曾任国防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委,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余秋里中将(曾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黄新廷中将(曾任成都军区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等大批高级将领。现任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80年代初期任该军军长,他在1978-1980年任该军3师师长,1983-1985年任该军军长。现任总装部长陈炳德上将曾于1993年任该集团军军长,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曾于1985-1990年任该集团军军长。从1995年起就担任副总参谋长的吴铨叙在傅全有当1军军长时就担任该军参谋长,1985年后担任该集团军政委和军长,1992年直接升任总参谋长助理,傅全有当1军军长时的政委史玉孝后来曾先后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的政委。
八十年代末,第1军改组为集团军,是解放军陆军七个甲类军之一。在历次裁军中原一野系统的部队被裁掉的最多,而在全军的七个甲类集团军中,第1军是硕果仅存的原一野的部队。90年代中期以后,全军编制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原属第1集团军的步兵第2、第181师于1996年改为武警机动师。1998年后,步兵第3师改为摩步旅,第1师改编为全军第一个水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坦克第10师与高炮旅也分别改编为装甲师和防空旅。第1军现属下第1、3、7三个师和军属高炮旅、电子对抗部队等技术兵种。第1师是重装机械化部队,现在高炮旅正在改组为负责前沿防空的高炮导弹旅。
该军还拥有全军第一个蓝军团(外军模拟部队),曾在一次演习中两小时敲调38军的团指挥所。现该军属南京军区,负责长江以南浙东沿海一带防区,是离台海前沿最近的快速反应部队。如果我军发起解放*战役,第1集团军毫无疑问的是进攻*北翼的主力部队。
[此贴子已经被孙金盛于2006-12-9 11:59:4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