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开封论坛 (http://www.izhen.cn/dv/index.asp)
-- 开封时事 (http://www.izhen.cn/dv/list.asp?boardid=14)
---- 郑汴一体化 十年将大成 (http://www.izhen.cn/dv/dispbbs.asp?boardid=14&id=5005)
|
-- 作者:孙金盛
-- 发布时间:2006-03-05 15:51:02
-- 郑汴一体化 十年将大成
|
今报“郑汴一体化”系列报道推出以后,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报记者专程拜会并采访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岳文海先生。 岳文海先生是我省著名经济专家,“中原城市群率先崛起”、“做强超级郑州”、“开封复兴”、“郑汴一体化”等一直都是他特别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次采访内容,是他最新的思考。
郑州就是开封的郑州 开封就是郑州的开封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怎样理解郑汴一体化?它有什么特点? 岳文海(以下简称岳):按照我的理解,“一体化”就是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无障碍自由流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特点是生产要素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各种壁垒约束而自由流动,资源可以在更大的区域内共享并优化配置。形象地说,郑汴一体化后,郑州就是开封的郑州,开封就是郑州的开封,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像一个城市一样方便快捷。这样,郑州和开封的发展空间都更加广阔。 记:“一体化”谁收益最大?郑州会得到什么好处? 岳:郑汴一体化是一个共赢的选择,是我省带动中原城市群率先崛起的重大决策,龙头就是郑汴一体化。谁的思想解放、观念超前、政策到位、行动快速、谁就能抓住机遇,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记:“一体化”对老百姓有何好处? 岳:郑汴一体化可以带动郑州和开封的发展,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才会更好。另外,老百姓生活工作的空间更大了,环境更好了,也更方便了。 记:“一体化”中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企业应该干什么? 岳:政府要做的就是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做到路通、电通、水通、气通,还要邮通、信通、电视通、网络通等,更重要的是思想通、观念通、政策通。不但通,还要高效率,要与沿海地区进行竞争,营造干事创业的沃土。郑汴一体化会使城际快速通道两旁迅速成为投资热点,工业园区、物流园区、高科技园区等将会展现出连线成片的组团式发展格局。 郑汴一体化要完成 “四一体八对接” 记:郑汴一体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岳:郑汴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一体八对接”。 “四一体”指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投资环境一体化。 “八对接”分别为规划对接、交通对接、通信对接、市场对接、产业对接、科教对接、旅游对接和生态对接。规划上,两市要有一个在“一体化”中长期发展建设总体规划; 产业上,两市应合理布局和分工,应避免产业过度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 交通上,应加紧建设郑汴双向十车道快速通道、郑汴轻轨、开封至新郑机场高速公路等关键性基础工程,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应延长至开封,采取新的体制快速推进郑汴公共交通同城化; 通信上,加快两市公用通信网、局域信息网和广播电视信息网的一体化建设,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电子社区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合作建设,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两市3C并网,包括公用互联网、市内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电视信号网等以尽快合并成一个同城网; 市场上,两市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地区封锁和户籍限制,共同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共同规划建设现代化的配套物流体系,共同规划发展商品、资本、产权、技术、劳动力、房地产等市场; 科教上,两市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可以跨区域兼并、联合,河南大学开展跨市重组与郑州大学形成竞争发展的态势; 旅游上,统一规划精品旅游线路,开展旅游联合促销活动,实行重点景区联票制; 生态上,科学规划郑汴沿黄绿色走廊。
郑州应该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 开封应成为中原崛起的支柱
记:郑汴一体化10年后会是什么样? 岳:5年应该可以形成雏形,10年形成规模。10年内郑州和开封应该构成一条线,也应该成为河南发展最快的一条线,主导产业和产业群应该在郑汴之间统一配置完毕,资源共享程度更高。郑州应该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城市,而开封也应该成为中原崛起的支柱城市。
| |
|
|
|
作者: 219.150.195.* 2005-11-26 00:49 回复此发言 |
|
|
2 |
郑汴一体化 十年将大成 |
|
记:有没有一个总体目标和发展时间表,按照这个时间表一步一步推进? 岳:“十一五”期间,应基本实现“四一体八对接”的具体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郑州市GDP年增长速度应力争达到1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GDP总量力争翻一番,在3000亿元以上,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1/5,郑州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由全国的第28位上升到20位; 开封市GDP年增长速度力争达到13%,实现历史性突破,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GDP总量在650亿元左右。 若郑州与开封合并计算,2005年GDP总量超过365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城市第10~15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部崛起的龙头。 力争到2015年,郑州市GDP在5000亿元以上,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1/6上升到1/4,郑州都市圈在6000亿元以上,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十名以内。 力争在10年内使郑州市区人口在500万以上,开封市区人口在150万,郑州所属六市县城市人口分别在40万~60万,开封所属各县城市人口在20万左右,使郑州都市圈城市人口在1000万以上。到2020年,力争使郑州都市圈的GDP总量达到全省的1/3。
郑州兼并开封不可行 可以成立“郑汴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 ”
记:开封合并到郑州可不可行?郑汴一体化有几种模式可试验?各自可行性如何? 岳:郑汴一体化可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合并或兼并:调整行政区划,把相互独立的行政区合并成一个大的行政区,实现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完全一致。这一模式的优点是一次性解决行政区划的约束问题。开封市并入郑州市后,可以大大增强郑州市的经济实力,5年之内就可以达到市区人口500万的超级城市规模,郑州市在全国的地位立即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合并后的开封市可以继续保持现在的行政级别,仍为省计划单列市。但是两市合并或兼并后行政层次会增加,行政效率就会下降,保持政局稳定并提高行政效率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 第二种模式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在保持行政区划稳定的基础上重构行政管理体制,省政府可以成立“郑汴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两市政府应分别设立不同级别的“一体化”配套机构。这一模式的优点是行政区划的基本稳定,可以有效地保持两市的特色发展和相对独立发展,使两市既合作又竞争、既一体化又独立发展。 记:两种模式哪种更适合郑汴一体化? 岳:第一种模式是比较彻底的改革模式,但是由于涉及面广,实施起来难度也比较大;第二种模式简单易行,操作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从国际和国内一体化的成功案例来说,绝大多数都是采取第二种方案。建议郑汴一体化采取第二种模式开始启动。我认为,郑州兼并开封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这也不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体制不合会延缓“一体化” 两城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记:有人说郑汴两个政府不合起来就搞不好“一体化”,可见行政区划问题,可能是阻碍“一体化”最大的难题,除此之外,在“一体化”中还可能遇到哪些难题?又该怎么解决? 岳:因为如果行政约束突破不了,造成体制不合,就很难使“四一体八对接”落到实处,就会延缓“一体化”的进程,所以必须协调好“一体化”与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经济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一体化”与行政区划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辅相成。“一体化”布局改革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行政效率,在“一体化”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是非常必要的。 开封和郑州是两个特色非常鲜明的城市,彼此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推进郑汴一体化就是为了把两者的互补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保持两市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相对独立性,从而使两市形成竞争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态势。
郑属5市县应成为郑州市区 适应郑州超级城市的发展
记:在“一体化”中,郑州所属的5个市县该怎么办? 岳:应在5至10年,把郑州市打造成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超级中心城市,带动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的龙头城市。为了适应郑州超级城市的发展,尽快推进郑州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新郑、中牟、荥阳、新密、登封均应调整为“区”。巩义市可以不调整,以保持巩义市在发展上的相对独立性,这样开封市和巩义市构成郑州都市圈的东西两翼。 记:“一体化”中中牟的地位比较重要,那么中牟该怎么发展呢? 岳: 中牟应搞好规划,优化好投资环境,发展好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特别是建设国家级的物流中心。 记:中牟实际发挥了郑汴一体化桥梁的作用,怎样才能加强它的这种作用? 岳:应将107国道取直,将许昌—郑州(中牟)—新乡段直接建成城际快速通道,与郑汴十车道城际快速通道在中牟实现交叉;将京广铁路取直,使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在中牟交汇,同时在中牟建立新的铁路编组站;未来的郑州至西安、武汉、北京、徐州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应在中牟实现交汇。
工业走廊不一定限宽“3公里” 招商引资要有准入条件
记:郑汴快速通道建成以后,根据规划要在通道两侧各发展3公里的工业带,你觉得可行性多大? 岳:工业带不一定就得限制在3公里范围内,这条路不少于10~15公里的辐射,两边的工业走廊也并不是就一定要摆在快速通道的两侧,从节约耕地的角度讲,应该将项目往沙地延伸,避免占有良田。规划时应强调组团式的发展,大力发展高加工度工业组团。 记:如何搞有选择的招商引资? 岳:工业走廊一定要规划好,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进来,一定要有一个准入的条件,要防止初期缺少规划,对来的企业一概不拒,要防止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进来,还要防止一些企业进行概念炒作,圈地以后不开发项目而炒作地皮,要站在世界大市场的高度搞招商引资。
【责任编辑:朱耒刚 】 | |
|
-- 作者:追梦无极限
-- 发布时间:2006-03-06 01:28:01
--
哦,代表了官方观点的,很好的文章,使两市一体化的轮廓清晰了
|
-- 作者:游骑兵
-- 发布时间:2006-03-06 20:27:28
--
说个不好听的话,一体化通道两边的工业走廊究竟算哪个城市的?如果产生经济效益后哪个城市会受益?
|
-- 作者:剑如虹
-- 发布时间:2006-03-07 13:34:59
--
一体化说穿了就是为了发展开封,当然,开封的机遇是开封这两个字挣来的。不仅仅是那一篇从纽约到开封的文章,当然开封发展的质疑声音也有很大帮助。
|
-- 作者:zhceng117
-- 发布时间:2006-03-14 18:40:43
--
写得不错,支持
|
-- 作者:yoyo
-- 发布时间:2006-03-14 19:23:00
--
看这几天的大河报,每天都有整版的篇幅来说这件事,有一种声音说是历史遗忘了开封,是也罢,否也罢,但我们自己不能遗忘
|
-- 作者:刘开疆
-- 发布时间:2006-03-15 20:47:09
--
我的意见是,开封与郑州合并,以开封为名,开封发展依郑州之经济实力,郑州发展则借开封之名,若郑州真想成为国际大都市,必要走此路,国际上知开封者较郑州远甚
|
-- 作者:追梦无极限
-- 发布时间:2006-03-17 00:49:19
--
一体化应该是为了发展河南的龙头城市,增加对河南其他城市乃至全省的辐射带动,与其他地区的超大城市相抗衡。就像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北京与京津塘一样。
河南历史悠久,但是却无一个在全国城市中实力名列前茅,能全面代表河南和实力足以带动全省发展的城市。不能不说这是河南发展政策的失误,当时历史悠久,基础扎实且各方面条件都较优越的开封,在行政干预下被迫让出担当河南发展龙头城市的角色,甚至城市的各方面人才、机构、高校等,全部分散支援河南其他城市。开封不仅大伤元气,而且国家的好政策、大投资也很少眷顾这里,以至于开封非但没有发展而是退后,尤其是在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郑州的发展史正是开封的衰落史。
好在领导们高屋建瓴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让本省历史文化最厚重、经济交通条件最好的两个城市“联姻”,重新树立河南龙头。(洛阳虽也历史悠久经济也比开封好些,但其历史的传承性不如开封,毕竟开封从北宋后直至民国一直是河南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地理上与郑州相距较远)
不过就像孙哥转贴文章里所讲的那样,这不是简单的谁吃谁并的问题,具体发展还要看领导们的魄力和决心。关于城市名称,开封当然比郑州(古称郑州,后又郑县,又郑州)魅力大得多,当然这又涉及到城市合并的问题,我想除了由国务院提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开封、郑州合并成为一个直辖市外,两个城市整体合并的可能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呵呵。
|
-- 作者:taotao
-- 发布时间:2006-03-19 22:55:26
--
顶
|
-- 作者:北惆与南殇
-- 发布时间:2006-03-20 03:04:04
--
痴人说梦
|
-- 作者:PN秦
-- 发布时间:2006-03-27 00:59:29
--
我的家乡也面临着很多发展中问题.老实说,做为一个外地人,我很羡慕开封有个这样的机遇时发展,开封人应该更多地去了解这一体化的意义和付出一些行为,只能在共同的利益下才有发展的动力.把握吧,开封.
|
-- 作者:十年砍柴
-- 发布时间:2006-03-27 02:08:06
--
开封以前是河南省会!是吧!
|
-- 作者:PN秦
-- 发布时间:2006-03-28 18:10:47
--
在06年的2月16号,在广州打的,司机是许昌人,他很感慨地告诉我他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叫<从开封到纽约>.在北宋是,开封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地方,而在今天却转移到了美国纽约,两者现在无法对比了,特别是开封失去省会的地位后.60年,就可以把郑州与开封拉得如此大的差距.
|
-- 作者:望月
-- 发布时间:2006-03-28 19:06:15
--
历史的变化
谁也阻挡不了
|
-- 作者:大河之家
-- 发布时间:2006-04-01 12:49:06
--
是啊,历史的车轮谁也挡不住,但百年的轮回是存在的,我相信,三十年,不,是十五年,开封就能成就大器.
走着瞧吧!
|
-- 作者:孙金盛
-- 发布时间:2007-06-28 20:48:54
--
以下是引用十年砍柴在2006-3-27 2:08:06的发言:
开封以前是河南省会!是吧!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