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开封论坛 (http://www.izhen.cn/dv/index.asp)
-- 汴梁旅游 (http://www.izhen.cn/dv/list.asp?boardid=15)
---- 《古城新春》--偶得清闲拍下两张汴梁古城新春风貌,请各位指点!!! (http://www.izhen.cn/dv/dispbbs.asp?boardid=15&id=6438)
|
-- 作者:铁肩
-- 发布时间:2006-04-01 21:24:01
-- 《古城新春》--偶得清闲拍下两张汴梁古城新春风貌,请各位指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追梦无极限
-- 发布时间:2006-04-01 22:18:45
--
漂亮!鼓励原创,特别是涉及家乡的,精华!
转移至今日开封版块。
|
-- 作者:游骑兵
-- 发布时间:2006-04-02 14:28:00
--
是滨河路上新修的一段城墙!
|
-- 作者:乡村骑士
-- 发布时间:2006-04-02 21:35:47
--
铁肩楼主的这两张照片,拍摄于开封古城墙,取景绝妙,构图新颖,虽然经过PS,但绝对能显示出楼主高深的艺术造诣。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楼主用的是高中档索尼相机拍摄的。较好的SONY机子成像细腻、层次分明、还原真实、色彩艳丽,这两张照片就很符合SONY的特点。 第一张照片视角很好,色彩陈而不白,内涵丰富。左边防空洞上的两个排气塔把透视的城墙给了个亮相,倒影于水面,显示着一段蹉跎岁月的经历,深厚而苍古,但下面的一道油菜黄花,色彩尤为抢眼,是春临古城的象征,经过楼主的PS后,象一副名家的油画一样,实在是灵感的闪光,不可多得。 第二张照片抓拍的很好,左下部成“阶梯状”的古城垛是一个铺垫,把我们的视角引向城墙上面,城墙上三个人物神态自然,整个构图表现着一个接近成功、越来越好的意境,但完美中也略有遗憾:三个人物中如果有一人穿红色衣服,就漂亮了。在有就是,右边杂草从后不知道是什么,红色的象旅行包,没有反而更干净一些,不如PS掉。我还设想,这种构图,即使不要人物,也是一张反映城墙的佳作。 以上浅见属于看个热闹,主观拟想,请批评指正。
|
-- 作者:追梦无极限
-- 发布时间:2006-04-04 00:39:07
--
呵呵,长见识了!看来摄影真是一门学问!
有机会请楼主和骑士版主给俺也来两张写真如何?
|
-- 作者:东东东方
-- 发布时间:2006-04-07 22:30:51
--
是开封吗?
|
-- 作者:maybe
-- 发布时间:2006-04-08 11:40:34
--
以下是引用乡村骑士在2006-4-2 21:35:47的发言:
铁肩楼主的这两张照片,拍摄于开封古城墙,取景绝妙,构图新颖,虽然经过PS,但绝对能显示出楼主高深的艺术造诣。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楼主用的是高中档索尼相机拍摄的。较好的SONY机子成像细腻、层次分明、还原真实、色彩艳丽,这两张照片就很符合SONY的特点。 第一张照片视角很好,色彩陈而不白,内涵丰富。左边防空洞上的两个排气塔把透视的城墙给了个亮相,倒影于水面,显示着一段蹉跎岁月的经历,深厚而苍古,但下面的一道油菜黄花,色彩尤为抢眼,是春临古城的象征,经过楼主的PS后,象一副名家的油画一样,实在是灵感的闪光,不可多得。 第二张照片抓拍的很好,左下部成“阶梯状”的古城垛是一个铺垫,把我们的视角引向城墙上面,城墙上三个人物神态自然,整个构图表现着一个接近成功、越来越好的意境,但完美中也略有遗憾:三个人物中如果有一人穿红色衣服,就漂亮了。在有就是,右边杂草从后不知道是什么,红色的象旅行包,没有反而更干净一些,不如PS掉。我还设想,这种构图,即使不要人物,也是一张反映城墙的佳作。 以上浅见属于看个热闹,主观拟想,请批评指正。
见解和骑士同,也认为第一张较好,色格经PS处理的很成功,佳片难得!
第二张虽抓拍的不错,但总体乱,角度也不是太好.
冒昧拍砖,见谅!
|
-- 作者:乡村骑士
-- 发布时间:2006-05-06 09:43:51
--
今天转移了铁肩的作品,觉得广大摄影网友可以有意图的做些艺术创作,在别人看似平凡之中,去发现美,去纪录美,去揭示,去展现美,应该有所启迪。
|
-- 作者:bowbowfish
-- 发布时间:2006-05-06 16:07:05
--
颜色 美!!!
偶要学习
|
-- 作者:天王
-- 发布时间:2006-05-06 17:59:50
--
   
|
-- 作者:红叶
-- 发布时间:2006-05-06 18:57:01
--
以下是引用乡村骑士在2006-5-6 9:43:51的发言: 今天转移了铁肩的作品,觉得广大摄影网友可以有意图的做些艺术创作,在别人看似平凡之中,去发现美,去纪录美,去揭示,去展现美,应该有所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