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530.jpg:

九月15日在市新华书店举办开封知识青年回忆录《青春的足印》首发式,这本书里有我创作的一篇(我当年下乡到了中
午县大孟村),现摘抄一个段落如下:
“快要过春节了,我们三人就商量回家。带点什么礼物呢?除了满满的红薯外四壁空空。干脆把红薯拉回家。在村里借
辆架子车,装的满满的就起程了。我们顺着郑汴公路往家赶,谁知走着走着变天了,北风刮起来,空中飘起了零乱的雪花。
快到邵岗时,我们又泠又饥又渴,我提议他俩看着车子,我去村里找吃的。进了村里我就问:这里有开封下乡的知青吗?有人
给我指指路边的一个小院。进了小院我就问:有人吗?从屋里走出一个青年,我告诉他我是开封的知青,路过这里饿了,想
找点吃的。他二话没说,领我进了厨房,掀开锅盖;拿吧。满满的一锅红薯面窝窝头。我找张旧报纸把它包起来,说声谢谢
!又在风雪中上路了。
如今我以忘记那个青年的模样,只知道我们都是开封知青。到了路边,我们三人狼吞虎咽吃了那包窝窝头,那股香味
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的大餐。饱餐后我们继续赶路。风越刮越大,雪花漫天飞舞起来,大地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公路上除了
偶尔飞驰过一辆汽车,荒芜的田野上渺无人烟。腿越迈越沉,步子越来越重,风抽到脸上象刀子割的一样疼,夹裹着的雪粒
噎的我们喘不过气来。夜幕降临了,远处传来一阵阵莫名其妙的怪叫声,让我们 越来越感到害怕。更糟糕的是,快到开封时
,一边的车胎不知怎么被扎破了,车上的红薯陡然重起来,象一座小山压在我们肩上,浑身的骨头象散了架,几乎拉不动了,
我们中最小的何名春哭起来。我说别哭,咱们唱歌吧,我带头唱起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
利***********
这歌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穿透力是那样的强劲,象蜀道上船工的号子,透着苍凉,透着悲壮。透着心力僬碎,透着
无可奈何。
到了开封,天已半夜了。我先把他俩送到家,分别卸下了一堆红薯。我最后把架子车拉进我家院子里,冲着屋门喊:
妈,我回来了!。妈打开门从屋子里出来,望着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我头发上,眉毛上结满了霜,小脸蛋被冻的红朴朴
的,浑身落满了一层厚厚的雪花。她心疼地说:乖,你咋这时候回来了?我说:妈,我回来过年了,我把我们分得红薯拉回
来了。一行泪水顺着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那年我才十五岁。
----------------------------------------
该书主编耿小兵先生说:读了上面这段,他的眼里噙满泪水。你看完了这段又有何感想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