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开封论坛 (http://www.izhen.cn/dv/index.asp) -- 情感岁月 (http://www.izhen.cn/dv/list.asp?boardid=22) ---- [原创]白马寺 (http://www.izhen.cn/dv/dispbbs.asp?boardid=22&id=3717) |
-- 作者:姚小远 -- 发布时间:2006-02-04 11:19:22 -- [原创]白马寺
据说,白马寺的营建缘于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当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回答说他梦见的即“佛”,于是,汉朝庭派出使者蔡愔、秦景去天竺求经。蔡与秦在今阿富汗地界遇见了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便用白马驮着经文,一起回到洛阳。这是中国历史上,官方第一次派人求经,也是第一次由官方主持翻译经文,修建佛寺。因此,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 白马寺的得名,是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劳。恐怕许多人都知道,但在这点上,我就觉得先人比较矫情,白马驮经,确实辛苦,但相比之下,蔡愔、秦景西去求经,跋涉万里,更加劳苦功高,为何只以白马命名,而不以蔡、秦命名呢?如果说,人贵为高级生物,不求名利,那白马何尝需要这个名头呢?只不过,这个问题,先人也无法穿越时空向我解答了。 白马寺自东汉建成以来,经宋、元、明多朝重修,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和布局。不过,史载规模最大的时期是武则天当政时,世界各地的高僧纷纷前来,其中就有鉴真和尚。王昌龄有诗云“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写的就是当时的白马寺。诗句中丝毫不见青灯古佛的寂寥,却给人一种惬意舒适,华屋大院的感觉。 今天,我们看到的白马寺是明嘉靖时整修的,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当然,大雄宝殿是主殿,其规模宏伟,气势恢宏自不言说。在文革期间,从故宫移来很多尊佛像,据考证,都是元代作品,套句俗话说,这些佛像是“珍贵的佛教艺术珍宝”。来白马寺的人中,当然不乏对佛教不感兴趣的人,其中很多是冲着白马寺自唐以来的40余座碑牌,其中价值最高的是赵孟頫手书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 其实,看白马寺,不仅仅看寺院,看建筑,看历史,也要看环境,看风水。有名的白马寺六景,就不都在寺内,清凉台、焚经台、夜半钟、腾兰墓、齐云塔、断文碑,透着深深的历史气息,如琇和尚对这六处都有精彩的诗作,令人不禁涌起怀古之情。 有时候,我也会想,过着晨钟暮鼓的生活,半天诵经,半天劳作,既有规律又自在的出世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或许白马寺中的僧人们,正是这样的感觉。 阿弥陀佛,愿众生都平安! |
-- 作者:孙金盛 -- 发布时间:2006-02-04 12:39:02 -- 您真幸运 昨天到刚才 论坛老是有问题 |
-- 作者:格格巫 -- 发布时间:2006-02-04 16:24:28 -- 说白马寺呢,我感觉夏令营旅游特没意思,一吹哨就得马上集合,也不车就走了,实在没意思,还是自己玩的好。 |
-- 作者:黑郁金香 -- 发布时间:2006-02-04 20:15:29 -- 20年前去过,不知道现在什么模样了. |
-- 作者:长江源头 -- 发布时间:2006-02-16 00:26:02 -- 你口口声声说你是男人!那试问: |
-- 作者:追梦无极限 -- 发布时间:2006-02-16 01:45:11 -- 请不要再重复发帖,一经发现,立即屏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