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开封论坛 (http://www.izhen.cn/dv/index.asp) -- 汴梁茶馆 (http://www.izhen.cn/dv/list.asp?boardid=64) ---- [转帖]“疯子”战将王近山 (http://www.izhen.cn/dv/dispbbs.asp?boardid=64&id=35000) |
-- 作者:红二十五军 -- 发布时间:2007-08-03 07:37:56 -- [转帖]“疯子”战将王近山 “疯子”战将王近山 王近山,曾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副师长、八路军129师386旅769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无论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还是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抗美援朝的上甘岭前线,王近山屡建奇功,所向无敌。但就是这样一位战场上的猛将,后来却遭遇了一场感情上的变故,轨迹发生了意料不到的变化…… |
-- 作者:红二十五军 -- 发布时间:2007-08-03 07:40:50 -- 下放黄泛区农场,依然保持军人本色 1963年,王近山被安排到河南周口地区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在他家多年的公务员黄振荣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跟着去农场,照顾他的生活。王近山感动之余,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你跟我去吃苦,干吗呢?” “首长,只要你不嫌弃我,我就跟你一辈子,照顾你一辈子。”小黄深情地说。 “我是个犯错误的人,你才20岁……” 但小黄看到将军落难,毅然和他一起收拾行李前往河南农场。 10月初,他们在河南结了婚,成了相依为命的患难夫妻。王近山在黄泛区农场分管园艺,负责上千亩苹果园的种植、养护、销售。小黄则在农场工作。 虽说在农场,王近山仍然保持军人的作风,下巴胡子刮得很干净,泛着青光。旧军装上没了领章,但风纪扣仍是系得紧紧的。 战争年代他负过7次伤,四肢中有三肢重伤,一条腿和一条胳膊都骨折过。医生量血压都是在他腿上量。因为腿受过伤,一长一短,平时他穿的皮鞋是特制的,一边要比另一边高出5厘米,在农场,特制的皮鞋没了,他走路都变得很困难。由于腿伤严重,大便时不能下蹲,否则就起不来。他还有肺部的伤,要检查、吃药…… 王近山的心不时飞回他魂牵梦萦的部队,“我不过刚到50岁,我还有机会再穿军装。” 1968年春的一天,王近山的老部下、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正在家中吃饭,王近山的二儿子来了,“叔,一是我想当兵,二父亲的问题能否向上反映一下,重新处理。” 肖永银从旅长、师长当到军长,都是王近山一手提拔起来,他当即表态:“你当兵没有问题,这个我可以想办法解决;关于你爸的问题,是中央处理的,不经过中央谁也不好处理。” 沉思了一会儿,他出了一个主意:“要你父亲直接给毛主席写一封信,第一,自己有错误应该检讨;第二,没有的问题要讲清楚;第三,说一说想法,自己年龄不大,还想为党工作,请批准回部队继续做点贡献。” 肖永银又说:“党的九大即将召开,恰是一个好机会,信可由许司令直接面呈毛主席。” 不久,王近山分别给毛泽东主席、许世友写了信。 许世友领袖面前说情,王近山回到南京军区 1969年,“九大”召开。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瞅个空对毛泽东说:“战争年代有几个人很会打仗,官越做越小,现在日子不好过,建议主席过问一下。” “谁?”毛泽东问道。 许世友说:“一个是王近山,一个是周志坚。他们虽然有错,但处理太重,应该恢复工作。” 毛泽东很干脆:“行啊,请恩来同志处理一下,不过,放虎归山,你们哪个军区要他们﹖” “王近山,我要!”许世友自告奋勇。 不久,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王近山调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一个月后,南京站,从郑州开往南京的硬座车厢里走出一对身穿褪色军装的的乡下夫妇,3名军职干部迎候在月台上,他们是27军军长尤太忠、12军军长李德生、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肖永银,见到这位老头,立即“啪”地一下敬礼。随即,一位将军上前接过他手中的旧皮箱,说:“老首长,你还是这脾气,连卧铺票也不买。看,还有孩子呢,累坏了吧!” 这位老农装束的人正是原6纵主帅王近山。迎接他的,是他原来的部下———原16旅旅长尤太忠、17旅旅长李德生、18旅旅长肖永银。 尤太忠接过他的旧皮箱,却惊得王近山另一只手提着的竹篮子里的老母鸡“咯咯咯”地叫起来。王近山说:“自家养的,全是吃野地里的虫子长大的,一天下一个蛋,舍不得杀了。” 王近山就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后,他的7个孩子陆续来到南京,加上小黄生的两个孩子,家里又热闹了。小黄原先准备到附近工厂上班,但王近山不同意,“我的身体不好,你身体也不好,家里事又多,你老请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拿了工资让别人替你干活,行吗?” 小黄放弃了出去工作的打算,一心一意在家照料孩子和家务。 王近山来到南京军区后,他原来的许多手下都成了他的上级,如肖永银、聂凤智等,但他不摆老,不越权,经常主动到他们那里请示工作。后来,肖永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部召开重要会议时,他都要请肖主持,如肖永银因事不能参加,他总要说“受肖副司令员委托”的话,把自己摆在得体的位置。 1970年10月,他看地形回到曾当过团长的老部队,在大礼堂接见排以上干部。团长激动之中蹦出一句话,“这是军区王副参谋长,是我们团的老祖宗。” 他连忙摆手说:“我只是一个老兵,回来看看大家。” 1971年9月13日夜,林彪叛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当晚,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对军区部队下达命令:“警惕,加强战备,准备打仗。首长和作战值班员不能离开电话机,要随叫随到。” 王近山敏锐地意识到事情重大,亲自坐镇军区指挥所,给各大单位值班首长打电话,亲传许司令员的指示,提出贯彻要求。 |
-- 作者:红二十五军 -- 发布时间:2007-08-03 07:44:54 -- 军号声中告别人世,邓小平亲审悼词 1974年年初,王近山渐感身体不适。11月份大吐血,医生检查不出病情,经请示后实行手术检查,一打开腹腔,结果是胃癌。不幸的是,术后肠子又破了,造成肠漏,大便不断漏出,他又不得不开腹再做了一次手术。 一天,王近山在北京的结发妻子韩岫岩听到了他患癌症的消息,脸“唰”地白了。当初如果她冷静些不那么冲动,或许王近山的人生命运不会是现在这样。她的弟弟号称“一把刀”,是外科主任,她想如果让弟弟亲自主刀,或许可以挽救他的性命。 韩岫岩忍不住买了大包小包补品想去趟南京。可当她拿起电话接通王近山的一位老警卫员,含糊说了自己的心愿时,谁知对老首长忠心耿耿的警卫员至今不能原谅她,很不客气地说:“他说过到死也不愿再见到你,你去是不是想让他早点死?” 韩蚰岩木然撂下电话,无语凝咽。1978年4月下旬,王近山病情恶化。病危时,王近山什么都不问,只频频问家人:“张立三还没有来吗?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张立三是他的老部下、老战友,1931年参加红军,第二年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时与他在10师30团。一年后,他调任10师28团团长,张立三也调到28团当卫生队长,从此朝夕相处,你救过我的命,我也救过你的命。有时王近山发火,身边的人赶快把张立三请来,他立刻就平静了。 张立三赶到了,两人一见面,紧握双手,眼泪夺眶而出。虽然张立三是经验丰富的医生,知道重病人不宜过分激动,但两人谁也不能抑制住战友深情。沉默了好久,张立三掏出香烟正要点火,王近山看到后,以微弱的声音说道:“你不要吸烟了” 张立三十分激动地说:“今天我就当着你的面把烟戒掉”他当场就将香烟、打火机扔了! 两天后,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终年63岁。 弥留之际,虽已神志不清,他还用微弱的声音问道:“敌人打到哪里了﹖我们谁在那里﹖” 他的小儿子回答说:“是李德生叔叔在那里!” “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他是听着专门为他播放的军号去世的。 王近山去世后,党中央非常重视。邓小平亲自审定了悼词,对王近山一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中央军委补发了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的任命。 5月17日,南京军区举行的追悼会十分隆重,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许世友、李德生、陈锡联等,以及王近山的生前友好送的花圈,摆满了悼念大厅。追悼会的规模原定500人,实际参加的有1000多人。他屡建奇功,得到了应得的崇高荣誉。 |
-- 作者:红二十五军 -- 发布时间:2007-10-15 06:40:29 -- 到老没后悔过吗???那个年代他没有真爱啊!!!! |
-- 作者:红二十五军 -- 发布时间:2007-10-15 23:34:22 -- 将军后悔过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