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开封论坛  (http://www.izhen.cn/dv/index.asp)
--  汴梁茶馆  (http://www.izhen.cn/dv/list.asp?boardid=64)
----  [转帖]“南海Ⅰ号”沉箱启航驶向“水晶宫”  (http://www.izhen.cn/dv/dispbbs.asp?boardid=64&id=42903)

--  作者:追风无悔
--  发布时间:2007-12-24 06:29:15
--  [转帖]“南海Ⅰ号”沉箱启航驶向“水晶宫”

“南海Ⅰ号”沉箱启航驶向“水晶宫”

祭海、出水、庆典,“南海Ⅰ号”沉箱,稳稳摆放在驳船之上。记者昨日目睹了沉箱出水的全过程,也了解到,出水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20几个小时的作业,沉箱才能起航驶向新家。

  【祭海】摆上1米多长的烧猪

  凌晨时分前天下午,“华天龙”号使出将近4000吨巨力,成功将“南海Ⅰ号”打捞沉箱擎出海面1.5米,并顺利投放到运载“南海Ⅰ号”沉箱的驳船——“重任1601号”上。昨日凌晨时分,“华天龙”号舒缓筋骨,主要将起浮“南海Ⅰ号”沉箱的重量交给“重任1601号”,16个吊点的32根吊缆慢慢松弛下来。

  早晨8时半先后三架直升机降落“华天龙”号上,从上面相继走下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阳江市委书记陈小川等领导和嘉宾。

  8时40分“华天龙”号平台,摆上一个祭台和一只1米多的烧猪。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南海Ⅰ号”打捞现场副总指挥张永强等人,对着“南海Ⅰ号”,作揖祭拜,并朝着沉箱洒酒。张永强口里还念叨着:“南宋有9个皇帝啊!”

  9时半“南海Ⅰ号”沉箱周围,已经围了10多艘大小船只,海事局、交通部南海救助局、广东省海防总队的船只相继到场,静候沉箱全部出水,现场甚为壮观。

  而“华天龙”也相继迎来海内外的媒体记者100多人。路透社、日本NHK、英国BBC、日本读卖新闻、日本共同社、朝日新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国外媒体记者,共109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4 6:30:34编辑过]

--  作者:追风无悔
--  发布时间:2007-12-24 06:30:41
--  
【起浮】迟缓的海上升“明月”

  10时10分原已露出海面2米的“南海Ⅰ号”沉箱,在半潜驳“重任1601”慢慢的起伏过程中,逐渐从海面中升起。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副局长邝镜明告诉记者,起浮难度不大,“随着沉箱上浮,里边数千吨泥沙、古船的重量将完全依靠沉箱四壁支撑。只要这个钢篮子能经受住这个考验,起浮的成功不在话下。”

  11时35分“南海Ⅰ号”7米高的沉箱全部浮出海面。尽管周围海浪涌上“重任1601”的甲板,拍打沉箱,但5000多吨的沉箱在“重任1601号”上纹丝不动。与“海上升明月”不同的是,差不多100分钟的时间里,“南海Ⅰ号”沉箱只缓缓上浮出5米,行动异常迟缓。整个过程中,“重任1601”慢慢排出6000吨水,才将5000多吨重的沉箱完全顶出水面。

  【新航程】今日有望驶向“水晶宫”

  张永强告诉记者,“南海Ⅰ号”沉箱全部浮出水面后,打捞局工程人员将彻夜对沉箱进行加固,才能起航运往“水晶宫”。“首先,要将沉箱焊接在\'重任1601\'上;然后解下牢牢牵系在沉箱上的\'华天龙\'号32根吊缆;最后切割掉全潜驳\'重任1601\'尾部两个12米高的白色浮箱,以便拖轮对沉箱进行拉移。这一系列工作,至少需要20多个小时连续作业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