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开封论坛 (http://www.izhen.cn/dv/index.asp) -- 汴梁茶馆 (http://www.izhen.cn/dv/list.asp?boardid=64) ---- [转帖]红二十五军长征转战威震陕西 (http://www.izhen.cn/dv/dispbbs.asp?boardid=64&id=43389) |
|
-- 作者:红二十五军 -- 发布时间:2008-02-28 15:58:18 -- [转帖]红二十五军长征转战威震陕西 红二十五军长征转战威震陕西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在徐海东、程子华等同志的率领下离开鄂豫皖苏区,开始长征,经河南的信阳、栾川、卢氏等地,于12月到达陕西洛南地区。 当时,驻守在陕西的国民党十七路军对红军入陕并没有给予太大的 红二十五军入陕后,与1932年四方面军入川途中失散或因伤病掉队等隐蔽在陕南的人员,以及长期在陕南坚持斗争的地下党如阮应成等同志领导的力量相结合,达到近三千人,声势日益壮大,声称要沿四方面军原路入川。由此,这一部红军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他电责杨虎城,限期在陕西境内,将共军全部消灭,杨不得不亲临汉中,并从各处调集大量部队,围剿陕南红军。 一 蔡峪窑遭遇 柳旅初中伏 首先调到陕南,参加围剿红军的是十七路军四十二师冯钦哉部之126旅,旅长柳彦彪,他率领薛如兰(251团)、景志勤团、刘云龙团三个团进驻洛南,追击红军。红军由商县一带向西运动,活动于山阳、镇安一带,柳旅亦跟踪前往,红军遂在蔡峪窑设伏,准备一举歼灭柳旅。当柳旅行至蔡峪窑沟口,由于部分设伏部队过早暴露,被敌前卫陈连城营发现,敌人尖兵连上山搜索,于是双方在山腰开始交火。此时,红军大部队从两侧山上冲下,陈营企图撤退,却被红军预伏部队截断退路,正在走头无路之机,发现山沟里有个纸厂,有十几间房子,陈遂率全营退入纸厂,用机枪火力封锁纸厂四周。由于纸厂四周没有掩蔽物,红军无法接近纸厂,加上纸厂的屋顶是厚石板盖成的,子弹打不进去,于是红军从山上推下巨石,想砸垮纸厂,那知由于山势太陡,石头滚下来都蹦过屋顶,砸不到纸厂的房子,因此只得与敌进入相持阶段。 此后,红军又对纸厂发动了几次进攻,都因敌火力太猛,无法下山接近纸厂而没有成功。柳旅后续部队见前锋中伏,争相退走,而陈营被围三天后才由柳旅及其他敌军救援,退出战斗。 二 九间房再战 歼敌半个旅 1935年1月间,红二十五军自西向东,经镇安、曹家坪、九间房、蓝田,向葛牌镇前进。柳旅仍跟在后面,行至曹家坪,情报说红军已到葛牌镇,并在镇上开会。而事实上,红军开会是假,中途设伏是真,柳旅不知是计,乃放心大胆地向葛牌镇行进,途中遇到“老百姓”、请的向导,都是红军侦察员化妆的,于是便一路将柳旅带入九间房,此处两侧是大山,中间山沟内只有一条小路,小路与大山之间还有一些小山头,大小山上都是黑压压的松林,是设伏的最佳所在。如此险恶的地形,引起柳旅前卫营长宋鸣岐的怀疑,要求向导带部队从山上走,向导推说山上是小路不好走,因言语吞吐,更引起宋的怀疑,就令部队上山,旋即与红军小部队接触,红军即向后撤,宋营跟上追击,于是全面发生战斗。 柳旅后面的部队听见前面接火,很快都爬到路边的小山上。而红军设伏部队都在两边的大山上,对柳旅形成包围,但是由于大山和小山之间隔着凹地,红军要由大山攻上小山,必须通过中间的凹地,当红军由山上冲下时,柳旅在小山上以火力封锁,红军不能下山,加上小山上有松林棘丛等地物可供敌人利用,双方又进入对持,三天后,敌军增援部队赶来,红军撤出战斗,柳旅进驻葛牌镇。 经过蔡峪窑、九间房两战,柳旅损失残重,刘云龙团不得不开回后方整补,景团和薛团合编为一个团,由薛如兰指挥。由于柳旅损失残重,杨虎城于是增派总部骑兵团张廷祥、42师独立第四团王明钦等部增援陕南。 三 警一旅轻敌 被歼桃花岭 1935年2月中旬,十七路军新任的陕西警备第一旅旅长唐嗣桐(字子封),率部开到镇安,参与围剿红二十五军。唐子封新官上任,气焰非常嚣张,认为红二十五军不过是在南方打败流窜入陕的,必不堪一击,张口闭口是什么“时刻牢记校长训谕‘不成功,便成仁’”,什么“我不畏强敌,我要为三民主义而牺牲”。到镇安的第二天,便不听王明钦等人的劝告,向红二十五军的驻地山阳县黑山镇前进。 当唐旅进至黑山镇时,红二十五军已撤向小河口,小河口是鄂豫陕根据地的主要核心区之一,阮应成等同志在该区开展工作多年,群众基础好。由小河口向西,桃花岭是必竟之路,地势非常险要,人马经过,一不小心就会滚到山沟里去,是个设伏的最好所在。唐旅在黑山驻了两三天,即向小河口进犯,红军伪装向西撤退,实则在桃花岭设伏。唐旅得知红军远去,以为红军怯战,越发不可一视,继续尾追红军,行至桃花岭,见路口两边山小,没有多少树木,认为此地不易设伏,便放心大胆的往前走,那知此地地形特殊,路口两边山小,越往前走,山势越高,林木越茂密,等走到最险要处,红军伏兵尽起,如猛虎下山一样冲将下来。唐旅常驻西安,官兵久未经战阵,极缺实战经验,加之唐子封到任不久,对官兵生疏,缺乏威信,加之轻敌,突遭伏击,本人首先惊慌失措,于是,官兵大乱,失去指挥,短短几小时内全军覆灭。 四 又战九间房 张汉民被俘 张汉民是我党打入十七路军工作的地下人员,后任十七路军警卫团团长,后该团与原警备师傅临光团、五十旅补充团黄展云等部合编为陕西警备第三旅,张任旅长。在唐旅失败后,率部开到镇安。 时红二十五军正向东前进,张旅本可以在营盘镇这一条路上以逸待劳截击红军,但做为地下党员的张汉民,本意却是保护红军,因此,未作截击,让红军顺利通过,等红军到达镇安以东的曹家坪,并休息几天以后,张汉民才率部尾追,他的目标是佯做追击,实为保护,因为有他追击,国民党其它部队便不会抢前进攻红军了,而张则追而不击。 但是,遗憾的是当时红二十五军与党中央、各主力红军失去联系,并不知道张汉民的真实身份,见张部在后紧追不舍,便在此在九间房设伏。 一路上,警三旅所遇的做小生意的、放牛的、带路的,均是红军侦察员,分工合做,互相配合掩护,将该旅引入九间房预伏地。吸取第一次九间房战斗的教训,红军这一次大山、小山上都设有伏兵,一时齐起,弹如雨下,打得张旅人马无处藏身,加上骡马受惊,到处乱窜,一时队伍混乱失去指挥,陷入层层包围,左冲右突不能突围,两个多小时就全军覆没,张汉民被俘。可惜的是,由于没有联系,不能证明张汉民同志的身份,加上二十五军部分领导人一时的不冷静,遭成了张汉民的被错杀,实在让人惋惜。 五 华阳镇设伏 张鸿远装死 1935年元月,陕西警备第二旅张鸿远部两个团,由陕南城固一带开赴陕东南安康、商洛一带进剿红军。经过几次接触,没有受大的损失,使旅长张鸿远(字飞生)产生轻敌骄傲思想,于当年3月间不顾部下劝阻,进驻袁家庄、茅坪向洋县以北跟踪追击红二十五军。第二天,当警二旅行至洋县华阳镇附近时,遭到红二十五军伏击。 当警二旅进入伏击圈后,红军从山上呼啸而下,将敌人截为数段,警二旅失去统一指挥,只能以连营为单位各自为战。此地两边是山,中间是沟,沟道里有一二十户人家,几家小店,当红军从山上冲下时,敌人惊慌失措之中,急忙寻找隐蔽之处,那知红军吸取蔡峪窑一战的教训,在民房、小店等凡是人藏人的地方,都先行占据,使敌人无处藏身,手虽执枪,无用武之地,同样数小时之内结束战斗,又全歼的警二旅。 旅长张鸿远手臂受重伤,见情况危急,知到跑不了,只好躺在地上,用受伤的胳膊盖在脸上,血顺脸直流,染得满面血污,无法辩人,时红军从他身旁经过,见他袒身露须,年龄较大,还以为是老夫子,还叹息地说:“哎!你看,连老夫子也被打死了。”就离开了,红军走后张爬起来,遇上本部溃兵,一起收容残部,退回后方。 后记 追剿红二十五军战斗对杨虎城的影响 短短三个月时间,以红二十五军区区二千多人马,就接连歼灭陕西警备第一、二、三,三个旅,42师参战的四个团也损失过半,这不能不使杨虎城深受震动。通过此战,使杨虎城认识到红军战力的强大,以及蒋介石让杂牌军与红军互相消耗的险恶用心,使得杨虎城的思想发生变化,使他在之后不愿进剿陕北红军,并最终和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8 16:00:04编辑过]
|
|
-- 作者:红二十五军 -- 发布时间:2008-02-28 16:00:52 -- 红25军在入陕后的5个月中,建立了5个县的革命政权。军队发展到3700余人,初步建立了鄂豫陕游击根据地。7月中旬,中共鄂豫陕省委在长安县丰峪口召开紧急会议,通观全局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独立自主地作出战略决策,决定率红25军西征北上,陕南留下郑位三、陈先瑞等坚持游击斗争。 |
|
-- 作者:红二十五军 -- 发布时间:2008-02-28 16:07:44 -- 庚家河激战中,徐海东头受重伤(子弹从左眼下打入,从左耳 1935年2月,徐海东伤还未痊愈,伤口还在上捻子。敌柳彦彪旅赶来,情况十分紧急,徐海东带着伤同吴焕先政委一起指挥作战。因徐海东有一条腿四次负伤了,走路很不方便,便由四个警卫员照顾,前面两人拉,后面两人推,才到了山上阵地。由于全军英勇奋战,在葛牌镇将敌柳彦彪旅的一个团和二个营全部歼灭,打了一个很漂亮的胜仗,使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摆脱了一次困境。 |
|
-- 作者:红二十五军 -- 发布时间:2008-04-28 06:59:30 -- 红二十五军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 |
|
-- 作者:追风无悔 -- 发布时间:2008-05-25 14:19:47 -- 让我们把革命的烈火越烧越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