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9日前隍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前隍反击日军进攻的战斗。1938年9月9日,日军纠集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县城和天王寺等据点的2000余人,分五路合围新四军第1支队驻地前隍。第1支队特务连和第1团第2营进行反击,在华山一带粉碎日军的合围,毙伤日军30余人后,第1支队司令部旋即移至溧阳县前马附近的宋巷里。
1938年9月12日花子岗伏击战
新四军在皖中花子岗对日军车队的一次伏击战。1938年9月12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1营在安徽省舒城至合肥公路的花子岗,对乘车前往合肥的日军第116师团一部进行伏击。经两个半小时激战,击毁汽车41辆,击毙日军80余人,缴获步枪24支、轻机枪1挺、防毒面具12套。
1938年9月13日铁铺岭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铁铺岭对日军的伏击战。1938年9月,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3营从安徽省怀宁县东北的洪家铺出发,进至安庆西北的铁铺岭一带活动,破坏安庆至桐城公路上日军的运输。13日中午11时许,从安庆方向开来日军汽车3辆。设伏之新四军以手榴弹将第1辆打翻在水沟内。车内日军挣扎着爬出水沟。此时第2辆汽车驶至,日军蜂拥下车,与从水沟内爬出之日军会合,共约20余人,退至老陈屋顽抗。第3辆车亦开至,遭到新四军攻击,向后开动逃跑。设伏之新四军迅速迂回至老陈屋背后,将日军完全消灭。整个伏击战历时半小时,击毙日军分队长1名、士兵28名,缴获长枪28支、手枪1支、日本旗1面、军用品一批。新四军亡士兵4人,伤1人。
1938年9月17日棋盘岭第二次伏击战
新四军第7团第3营于9月17日再次在棋盘岭设伏。上午11时,日军骑兵60余人从新安渡北上,后有汽车百余辆跟进。接着又发现杨西桥附近日军装甲汽车向南驶来。第3营对新安渡前来之敌坚决阻击,重点伏击两辆装甲汽车。第1辆被击毁,炸死敌10余人。第2辆的日军仓皇下车,利用地形顽抗,双方相持约30分钟。新四军从右侧向敌迂回,敌向洪家山退却。新四军猛追,直扑堤岸,将敌大部消灭。残敌30余人向杨西桥方向溃逃。其时,警戒班对北上的日军骑兵以机枪猛烈射击,阻止敌前进。战斗共持续1个多小时,击毙日军联队长、中队长等军官4人、士兵80余人,伤6人,击毁装甲车两辆,毙马4匹,缴获步枪38支、手枪5支,左轮枪2支、军旗12面、子弹2000余发。战后安桐公路5天不通敌车,桐山、舒城、潜山之敌被迫撤退。新四军亡排长1人、班长1人、战士1人,伤副排长以下6人。
1938年9月20日至10月3日薛埠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薛埠镇一带对日军的袭击战。1938年9月20日至10月3日,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一部在江苏省金坛县以西薛埠镇、天王寺一带,对日军第15师团一部进行袭击,共毙伤日军大尉中郎启和等官兵126人,俘日军1人。新四军伤亡20余人
1938年9月下旬大官圩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大官圩反击日军“扫荡”的战斗。1938年9月下旬,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在安徽省当涂县大官圩对日军第15师团一部开展反“扫荡”战斗,共毙伤日军60余人。
1938年10月1日禄口战斗
新四军在南京郊区禄口袭击日军的战斗。1938年10月1日夜,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第1、第8连进至江苏省江宁县横溪桥东北地区,准备于2日上午在禄口与秣陵关之间伏击日军之交通运输车队。2日天明后,获悉日军汽车1辆由南京开来,已进禄口。当即派出便衣10名进入禄口,见日军两名在街上闲游,即举枪射击,毙伤其各1人。随后尖兵排发起冲锋。经激战,击毙日军13人,伤2人,击毁汽车1辆,炸毁轻机枪1挺、步枪7、8支,缴获伪军轻机枪1挺、步枪8支。新四军亡干部1人、士兵6人,伤士兵2人。
1938年10月无为、庐江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无为、庐江讨伐反动武装的战斗。1938年10月,新四军第4支队根据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电令,派出第7团、手枪团和特务营,讨伐无为、庐江两县勾结日军、破坏抗日的原任县长及其反动武装。23日上午,手枪团和特务营攻人无为县襄安镇,全歼驻襄安的无为县警备司令部和保安大队,俘警备司令等600余人。当日下午,第7团和特务营攻入无为县城,先后又歼5个保安大队。11月2日深夜,攻入庐江县城,经10小时巷战,活捉警备司令,歼保安大队1000余人。两次讨伐战共歼2800余人,缴获各种枪1600余支。
1938年10月26日窦楼战斗
新四军游击支队对日军的首次战斗。1938年10月,新四军游击支队(第6支队前身)由河南省西华县渡黄水,越淮(阳)太(康)公路,向预定目的地鹿邑前进。其时淮阳城内驻有日伪军200余人,太康有日军骑兵300:余人,其西南25里之洪山庙、四柱村亦有日军骑兵百余。淮太公路上常有日,军骑兵及汽车往返。10月26日,游击支队进抵淮阳东北50里处之窦楼及其附近宿营。27日,日军骑兵百余人由戴集(距窦楼18里)向游击支队进攻。游击支队以直属队控制窦楼,第1大队一部占领马菜园以北起伏地钳制敌人,第2大队一部向敌迎击,以第1大队另一部由窦楼东南向敌侧击,以第2连由西而东向敌包围。激战约两小时,日军受三面突击,不能支持,终于被击溃。此战击毙日军少尉林津等官兵10余人,伤敌多人,余敌逃回戴集。新四军亡排长1人,支队参谋长张震及参谋1人、排长1人、士兵10余人负伤。
1938年10月中旬运漕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进攻伪军据点运漕镇的战斗。1938年10月中旬某日凌晨4时,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第2营向安徽省含山县运漕镇发起进攻。该镇为长江北岸之要隘,交通发达,可控制与威胁长江和淮南铁路,是日伪军活动的中心点之一,驻有伪苏皖豫三省“剿匪”总司令郭挺所部第5支队第1大队3个中队约200余人。攻击开始后又获悉夜间12时有伪军两个中队计150余人开抵运漕。敌人兵力虽有增加,新四军仍按原计划坚决进攻,直冲北街伪军司令部,将伪军1个中队完全缴械。4连继续向东街发展,6连进袭西街伪军大队部,5连从东街冲进。经1个半小时激战,天明前占领运漕镇,击毙伪军50余人,俘160余人(内伪军副司令1人、大队长2人、中队长4人、分队长6人),缴获步枪150支、轻机枪6挺、驳壳枪21支、日式盒子枪3支、左轮枪7支、小手枪10支、马枪4支、军用品一批。救出被关押群众140余人。新四军无一伤亡。
1938年10月30日马家园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马家园反击日军进攻的战斗。1938年10月,溯长江西上进犯武汉之日军为掩护航运,派出一部攻占安徽省铜陵县大通镇,转犯青阳县,与国民党第50军对峙。驻宣城县湾止镇(今属芜湖县)日军为配合在大通沿江的“扫荡”,向南陵县门户弋江镇进攻。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第1、第3营,第6团第3营,第1支队第1团第2营等部,为粉碎日军进攻,并配合国民党第50军作战,决心守备南陵县夫子决、马家园至西河一线,以运动防御打击进犯之敌。10月30日晨6时,与湾止来犯之敌500余人(内骑兵100人)激战于清水潭,毙伤敌百余人。8时许,又与敌激战于红花铺,毙敌10余人。11月3日,日军增兵400余人,分四路围攻并占领马家园、十甲村等地。新四军猛烈反攻,收复了马家园。日军被迫退至红锡镇、红花铺两地。3日晚,新四军派出精悍小队袭击湾止和九里山之敌,造成敌极大恐慌。4日拂晓,新四军又袭击红杵树。敌被迫于4日上午退回湾止。此次战斗前后历经6日,毙伤日军300余人。新四军伤亡32人,其中亡排长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