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论坛汴梁★家园会员风采 → [原创]记者照的


  共有9394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记者照的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金盛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祛痤美容胶囊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0880 积分:67450 威望:20 精华:23 注册:2005-07-02 23:41:4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6-05 10:43:49 [只看该作者]

本报记者 刘长征报道 6月1日,本报摄影报道《古城墙在哭泣》见报后,立即在古城开封引起了震动。6月2日上午,开封市民徐根泰给记者打来电话,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已经不多了,对开封来说,古城墙已经成了对外交流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如果我们再不好好保护,任其被糟蹋,不知将来开封有何脸面屹立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列?他认为,本报很有责任感,对城墙的报道除了让一些管理部门警醒外,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反思:为什么在交通便利、游人众多的地方,城墙被维护得很好,而那些处于偏僻地段的城墙却没人管呢?
谁是破坏城墙的始作俑者
6月2日下午,河南省民协艺术创作中心主任、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抢救工程关爱奖获得者孙春峰先生从开封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在南京和西安城墙相继得到较好保护的时候,开封的城墙还在痛苦的呻吟,那么谁该对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负责?当很多人在城墙上乱搭乱建、乱取墙砖建厕所的时候,管理部门为何无动于衷?历史留给我们的东西,如果因为意识不到位而被破坏,一旦清醒就已经晚了,这样的悲剧在河南乃至全国已经无数次上演,教训已经非常深刻。
孙春峰认为,古城墙是开封的文化标志,远非有关部门花费巨资搞个硬邦邦的雕塑或其他建筑所能比拟,她上面的每一块砖都是文化的载体,都凝结着智慧的信息。如今的开封古城墙已经不是地域性的名片,而是全人类的,生活在城墙下的人们已经很幸运了,实在没有资格再去破坏她,“市民只是城墙的个体破坏者,而真正的始作俑者,应当是那些看见了破坏却对破坏无动于衷的人”。
记者采访遭遇冷脸
6月4日,本报记者专程赶赴开封进行后续采访。
上午8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开封市文物管理局采访时,却差一点被有关负责人赶出门外。记者在该局办公室向一位姓刘的负责人说明情况,并拿出刊登《古城墙在哭泣》的报纸和*后,这位负责人先是看了一眼报纸,又审视了一阵记者的工作证,就以不便接受采访为由,欲将记者赶出门外。
记者反问:“如果我不是新闻工作者,只是个普通市民来向你们反映类似的问题,难道也不接待吗?”稍一犹豫,该负责人称,记者应该去他们的下属机构——开封城墙文物保护所采访。
无奈之下,记者来到位于开封大梁门南侧的开封城墙文物保护所,一位叫周璐的工作人员接受了采访。
这位工作人员看了本报报道后,认为报道内容基本属实,对本报关注古城墙表示感谢。他说,城墙的破坏,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破坏最严重,现在政府部门已经给予高度重视。至于城墙边建造的东京大市场,那只是政府的临时行为,当时研究这个方案时,他们在会上也曾强烈反对,但为了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治理街道摆摊设点等只能退让一步。不过,最初搭建的市场与城墙有一路之隔,后来渐渐有一些人在路与城墙之间乱搭乱建。对于这种现象,他们也了解,但由于没有执法权,治理相当有难度。对于其他个体破坏城墙的现象,他表示,一定加大监管力度,必要的情况下会联合其他有执法权的部门共同做好古城墙的保护工作。
城墙被破坏与文化意识有关
6月4日下午,河南省著名作家、开封市作协副主席赵中森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颇深。赵先生十多年来一直在关注着城墙的命运,已经写了10多万字的随笔、散文。
面对古城墙如今的状况,他痛心地说,“大跃进”时期,沸腾的人们大张旗鼓地拆城墙上的砖垒高炉、用砸碎的城墙砖垫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道路。而现在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人又开始疯狂,那依城墙而建的东京大市场就是一个明证!赵先生充满深情地说,他时常漫步城墙周边,与每一块浸染着先人汗水、泪水、血水的城墙砖对话,开封城墙历经众多浴血鏖战,靖康之耻、玉陨宫倾的王朝故事,刻骨铭心地记载于尸骨累累的古城墙的每一块青砖上!赵先生面对今日城墙被破坏的现状,颇为气愤,他说:“开封是个文化名城,古城墙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城墙被破坏之所以没人管,和一些官员的文化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
开封古城墙不仅仅是开封的,更是全人类的。今日哭泣的古城墙,不知还将流泪到何时!对此,本报将继续关注。



让事实说话!言必行 行必果

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发给我

祛痤美容胶囊 现在全国招商中 您不来看看?寻销售代理!不要错失商机哟!
 回到顶部
总数 38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