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之后这一年,是艰难而非凡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英雄的13亿人民直面灾难,与死神争夺生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中国勇气、中国力量、中国智慧震动也感动了世界。
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实践,让我们收获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以人为本的宗旨、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尊重科学的理念、民族精神的升华,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我国将今年的5月12日定为第一个“防灾减灾日”,以此提醒人们居安思危,常存忧患之心,增强防灾意识,清醒地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威胁和挑战。
应对灾难贯穿以人为本的宗旨。人文关怀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灾后重建的第一主题
“新家肯定比地震前的家更好。”张碧英憧憬着她的家乡、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重建后的样子。去年6月的一个晚上,张碧英看见,几个援建者正用手掌摸索刚建好的板房边缘,他们怕锋利边角划伤住进来的受灾群众。张碧英十分感动:“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历程中,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正如*总书记强调的,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人文关怀精神。一年来,在灾后重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规划、施工、监管的全过程。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不论是制度设计还是规定的政策措施,都围绕着以人为本展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编制的第一原则就是以人为本。
风险防范理念全面渗入灾后重建的各个层面,“安全”成为第一要素。什邡农民头一次拿着建筑专家提供的图纸盖房子,广大农村地区长期不设防的局面可望得到改观。成都300多所新建学校不仅抗震烈度比普通民房高,还被规划为关键时刻的避难所。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以一种特殊方式推动了我国灾害防范和抵御能力的提高。以人为本,还体现为全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北川、绵竹、青川,一片片废墟被完整保留下来,作为防灾减灾教育的基地,警示后人。
汶川大地震后实施的心理干预活动,是我国首次对受灾民众进行的大规模心理救援行为。从这里,人们看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深度拓展。
抗震救灾彰显社会主义中国强大发展活力。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公共危机应对体系日益成熟
5月9日,汶川县三江乡宣布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这是地震灾区第一个完成灾后重建的乡镇,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得益于对口援建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通常要花费五年以上的灾区重建任务,可望在两年内基本完成。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又一生动体现。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举国动员,救援速度之快、效率之高震惊世界。这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抗灾方式,被称为“巨灾风险防范的中国范式”。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袁曙宏将此视为我国制度创新的一个经典范例。
一个聪明的民族,总是善于从灾难和错误中汲取新的智慧。一年来,抗震救灾的经验经过理性总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益养分,我国公共危机应对战略体系日益成熟。
立法层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发布,是我国首次针对某一场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专门*一项法规。2008年12月2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今年4月9日,拟议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救灾条例》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体制机制层面,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健全提上了日程,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机制进一步受到重视,公共危机社会动员机制成为各界研讨的新课题。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灾害防控战略体系?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
灾后重建“尊重科学”主线始终如一。按自然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2008年12月2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里,温家宝总理谈到汶川地震处理堰塞湖不得不向外国租用米-26直升机时说:“这很刺痛我的心”,“我们应该立志,让中国自己的直升机能够制造出来。”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实践,给人们上了尊重科学的一堂大课,使我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前进了一步。
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一年来,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尊重科学”的主线始终如一。
2008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项目,旨在提高我国地球物理监测分析能力。
去年8月,中国地震局对我国地震速报时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短临预报仍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但是人在地震面前并非无可作为,关键是要自觉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200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上述“三个尊重”被郑重写入。
去年9月,《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其亮点之一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首次使用了“功能分区”的概念。规划*前用中、英两种文字向世界发布,全球征集意见。完全有理由说,这一规划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重建中获得新生的灾区,不仅恢复原貌,而且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换代,吐故纳新,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更高水平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我们必须学会顺应自然,努力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
危难之际再次激发巨大民族凝聚力。古老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升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增添启示
灾后重建,既要重建物质家园,也要建设精神家园。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是海内外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根脉所系,每到危难之际,总会神奇地转化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又一股充满强大生命力的新鲜血液。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指出,抗震救灾凸现的精神,要成为人们长久的精神价值坐标。
震后一年间,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所蕴含的非凡力量一直在延续。
对口支援的省份不仅给灾区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援,更带来了全国人民的手足深情。
很多志愿者灾后继续留下来,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又谱写了许多动人故事……
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聚成爱的海洋;一个巨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中不断得到升华,在弘扬中不断得到培育,在培育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艰难历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坚忍不拔、负重自强的民族品格,让世界为之动容。进入21世纪的地球,并未因人类的进步和繁荣而避免来自自然或社会领域的重大灾难。人类如何实现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从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而曲折的历史中生长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应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