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墨克在2006-12-28 16:59:28的发言:楼上的文章写得简单啦,我们还等着多听你的经历呢!

新疆很美,可是我看到的地方太少了。
新疆很大,可是我到过的地方太少了。
再来聊一下那次西部行吧。准确的说应该是北上。目前为止那次工作旅程是仅有的一次,所以,留下的印
象很清晰,记得出发那天是四月二十八日,四月下旬的昆明早已是春暖花开,绿树成荫了,乘飞机向下看
,田间的小春作物生长茂盛,大地一片翠绿,山间林木郁郁葱葱,2小时后到达甘肃上空,毕竟第一次到
达祖国西部腹地,心情不免有些激动,好在飞机下边的云层不断打开巨大的窗口,能够尽情的俯视大地,
大西南到了大西北,真的是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清山绿水不见了,绿色森林消失了,整个视野中的绿色
不见了。山川河流稀少了,地面的烟囱也很稀少了,拥挤的城镇村落稀少了,没有看到大草原,风吹草底
现牛羊的景色也没看到,黄土高坡倒是看到的不少,不过我仍然感受到西部大地无尽的美妙!那是另一种
美的感觉,粗矿而豪放。尤其是远处的天山,阳光照耀下的天山,顶部白雪皑皑,十分亮丽,看上去给人
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因为我此行的目的地就在天山脚下,天山的远景是有机会必定要看的。
按照工作日程的按排,先去东风基地完成工作,十天后我终于如愿到达目的地,新疆天山脚下的核试
验基地,我被安排住进第一招待所。这里也是一座兵城,不过比起东风基地来说,规模要小多了,东风那
里,有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不仅交通信号设施齐全,还有交警值勤。虽然这里看起来也很象一个城市
,但没有交警,哈哈,该部队没那些编制,另外东风有火车站铁路局,这里也没有的。看来这里的人们特
别喜欢杨柳树,道路很宽阔,两旁都是生长茂盛的杨树或柳树,刚过了五一节,杨柳树也吐出新叶,翠绿
翠绿的,看上去一尘不染,道路上也很少有车辆经过,由于早操的习惯每天早晨都在大路上跑步2公里左
右,几天后我发现一个问题,道路两旁各有一行大树,两行大树也都是处于各自的一条水沟里,水沟里的
水每天都在流淌着,因干旱而浇花浇树是常见的事,可是这样的浇法还是第一次见,好象家乡种的水稻。
于是我就问当地管理员说“你们种树怎么像种水稻一样啊?”那管理员笑说,“比较贴切”这里的树木就
是要象水稻一样,不过水稻也需要断水凉干,这些树的水却不能断,一断水树就死了。我一下明白了,为
什么茫茫戈壁滩没有树林,由此可以想见,兵城的绿化成本之高。
也许是巧合,我们住进一招的第2天,一个高规格的联合工作组也住了进来,是一个由国务院,解放军
总部,河南省政府组成的,初步了解是处理老兵上访的,原来很多河南老乡在这里呀,正好有工作理由要
去基地所属工兵124团,于是要车直奔124团部,果然一下车就看到团部大院有很多的便衣,三人一伙五人
一堆的,与124团严整的军容风纪很不协调的,团领导热情接待并介绍了情况,说上访老兵大多数都是本
团退伍复员的,来的都是河南籍的,68年入伍的居多,都是73年以后陆续退伍回老家,绝大多数务农,上
访原因是: 过量放射沾染,严重影响健康,造成生活困难,对该类人员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给予
适当补贴的,当时只有河南没有执行,所以集体重返部队。远在新疆看到那么多的河南老乡,真的当时很
想去打个招呼聊聊家常的,可是那天始终没有机会,我看到的老兵多数还是正常的,少数有明显症状,如
头发眉毛脱落或变白,牙齿脱落等。据说70年代初,对放射性沾染的洗消防护重视不够,当时的技术设备
和手段都是无法和现在比较的。工兵124团领导非常同情这些老战友老部下,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招待和照
顾,生活安排的不错,据说这一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国家的核武库不仅是科学家和领导人搞的,也有这些普通人的血和汗呐,应该敬重他们!
80年代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新的试验快要来临了,侦察机飞临靶场上空,要做清场准备了,本来那里是人迹罕见的,飞机却报告发现一支卡车车队身分目的不明,地面出动紧急搜索,要知道进入沾染区执行任务,可不是玩的,部队荷*实弹,防化洗消设备装备一应具全,如临大敌,结果只抓回7个老百姓,四辆东风141卡车,经查明原来是一伙拾荒者,卡车就是*在那里拾荒买的,发现那里值钱的东西太多了,用卡车去拾荒,就要发大财了!其实他们也仅仅拾到些废铁废铜废金属废电缆什么的,真正值钱的还没找见呢,那里飞机大炮汽车坦克什么都有的,这些人搞的部队哭笑不得,只顾做发财梦了,已经吃到过量的放射沾染,不是发现的早小命都玩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2:54:4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