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以来,苍溪县运山镇佛门村小56岁的文笃敏老师实在太忙。我们找到他时,他正在义寨村5组王敏德家的简易帐篷里给学生辅导作业。
51岁的村民王敏德指着帐篷一角做作业的小女孩说:“要不是文老师救了我孙女子王红莉,这家里就只剩下我和老太婆过一辈子了。”
“地震那天,房背上的瓦片像下雨一样噼里啪啦地砸下来,文老师把我们一个个从教室里往外背……”王红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惊魂未定。
“地震了,我要救学生”
5月12日下午,佛门村小安宁祥和,来自佛门、义寨、龙井三个村的21名幼儿园小朋友和11名一年级小学生正在甜甜地午睡,有的还打着小小的呼噜。像往常一样,文笃敏静静地守护着熟睡的孩子们。
突然,一阵地动山摇,整栋教学楼剧烈摇晃,门窗屋架咯吱咯吱作响“不好,是地震!快跑!”文笃敏老师大喊一声,拍桌而起,一一推醒孩子们。老师不同往常的举动和楼房的摇晃吓坏了孩子们,他们惊慌失措,哭喊一片,根本不知道要往哪跑。情况紧急,来不及多想的文老师本能地冲进幼儿班,两只大手各抓起两个幼儿往外冲。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孩子们,跟我跑,房子要垮了,快!快!快……”眼前房顶的檩椽咯咯断响,瓦片、墙砖劈头盖面朝他袭来。文笃敏在摇晃不定中拼命地喊叫、抓人、冲下楼梯、放到操场、返回楼上……一趟又一趟,一次又一次,紧急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虽然余震仍然不断,瓦片不停从房上往下滑,脚下摇摇晃晃,但榻却时刻没有停下,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学生。
“学生没救完,我不能停下”
记不清是第几次冲进教室,“哗啦啦”一声巨响,二楼的教室顶棚轰然坍塌。就在那一瞬,不堪重击的文笃敏扑倒在顶棚下,而他夹在胳肢下的一个孩子被硬塞进课桌下,另一个被 紧紧地抱在胸口下。
“学生没救完,我不能停下。”虽然眼前尘灰飞扬,什么都看不见,但文笃敏意识清楚,扒开身上的顶棚爬起来,抓起两个学生又往外冲。刚把两个孩子放到操场上,文笃敏只觉得眼前一黑,颓然倒下。
惊魂未定的孩子们围上来,使劲地摇着文笃敏,大声哭喊:“文老师,你不要死!”前来探望孩子的十几个家长迅速聚拢,有的掐人中、有的拍胸脯……不到半分钟,文笃敏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楼上还有学生,我要上去。”“房子要垮,不能去。”村民们按着文老师不放。这时,二楼的阳台上还有一个孩子在喊救命。“家长把娃儿交到我手里的,我就要时刻保证他们的安全。”只听文笃敏大叫着爬起来,又冲上二楼。这时,赶来的村民也随着他冲了上去,村民一边安抚操场上的孩子,一边清点人数:“28个了”。“还差4个!”文笃敏又冲回楼上。“32个了!一个也不少。”文笃敏大喊一声,再次晕倒在学生中间。
“32个!都齐了么?”
“我要文老师,我要文老师……”才2岁半的奉小嫄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村民们早已泪流满面,焦急地聚拢来检查他的伤势,只见文笃敏满头满脸都是尘灰,手臂、腰部、腿上都是擦伤,一枚钉子深深地扎进皮鞋,脚底鲜血直流……这次是漫长的5多分钟,文笃敏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问:“32个!都齐了么?”当得知学生全部都出来了,只有两名学生受轻伤时,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嘀嘀嘀”,电话铃声响起,文笃敏掏出手机一翻看,地震后不到10分钟,就有20多条未接来电,很多都是家长打来的,其中家里打来了6条。文笃敏心里一沉:“不好,女儿已经有7个月身孕,会不会出事?”接通电话,听筒里传来的是妻子焦急的声音:“家里的门遭地震摇卡住了,女儿出不来,快来救人哟!”“找隔壁邻居帮忙,我还有学生。”文笃敏挂断了电话,他心里明白,这里一定不能离开,大灾面前,有老师在身边,孩子们心里要踏实得多,家长们要放心得多。
孩子们一个个紧紧向他*拢来。来不及包扎脚底的伤口,文笃敏挨个检查学生身体是否受伤,并很快联系本村的医生前来给两个受伤的学生治疗。
“流动帐篷,就是我的讲堂”
随后,陆续有家长前来接走孩子,直到下午5点,还有4个孩子还没有家长来接,文笃敏骑上摩托车把他们分别送回家。晚上8点,他蹒跚着爬到教学楼,眼前的一切令人后怕:房顶的青瓦全被掀掉,教室的桌凳全部砸烂,顶棚整体掉下,半边墙垛倒塌……文笃敏长吁了一口气,才记起家里的女儿,他简单地包扎了伤口,拖着疲惫步子回到家。看到满身是伤的父亲,早已被邻居救了出来女儿文玉抱着文笃敏大哭:“爸爸,好多学生家长都来看我们了,我支持你!”
接下来几天,拄着拐杖在村里转悠的文笃敏发现,当前余震不断,又正值农村“双抢”时节,学校暂时不能复课,很多学生在家无人监管,学习落下了,安全也没有保障。“家家户户的流动帐篷可以避灾,也可以作为我的讲堂。”文笃敏计上心来。于是,乡村间道路上,随处可见文笃敏骑着摩托车匆匆奔忙的身影;田间地头的简易帐篷里,留下了文笃敏耐心辅导的谆谆话语。女儿文玉说,“父亲比以前更忙了。”但文笃敏收获的是更多的回报:地震掀翻了家里的房顶,被学生家长背来青瓦很快盖上了;地里的小麦,被乡邻们抢着收割了;田里的秧苗,被乡邻们早早的栽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