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简介
一、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校园总面积1048亩,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500余人,研究生8700余人,长期留学生1800余人。网络与继续教育各类学生近30000人。教职工3000余人。现设23个学院,3个系,17个研究院(所、中心)。 图书馆书刊藏量30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20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近60个。
学校在“七五”、“八五”期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十五”期间,又被首批列入“ 211 工程”建设计划。
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还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学校乘势而上,顺利进入了国家“ 985工程”建设计划。
2006年9月召开的 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深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实现由传统高师向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紧紧抓住“提升质量、突出特色”的主线,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使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和学科综合实力全面提高,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和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历史沿革与优良传统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她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 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和1952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一百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师范学堂及其后的师大师生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后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20余万优秀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
三、学科建设
现有本科专业55个,2002年成为教育部首批6所拥有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限的重点高校之一,有15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硕士、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博士点数在全国高校居于前列。有16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现有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5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2年经教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在我校建设“国家生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批准我校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秘书处设于我校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与有关单位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研究院、网上合作中心),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文科研究基地。先后获准建设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工程”,顺利通过教育部、科技部联合组织的评估验收。
四、人才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根据学校战略转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1999年开始创新教师教育的“4+2”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最终将教师养成与专业教育相剥离,实现学士后的教师教育即教师教育学院化转型,培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教师积累了经验。试办“励耘实验班”,进行跨学科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部分院系实行按院系或专业大类宽口径招生的改革,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教育。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 保障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积极探索部分专业研究生培养学制改革试点,加大支持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的力度,研究生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在历届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评比中,我校获奖数量位于前列。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有12篇论文入选,入选数目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五、科学研究
北师大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是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九五”以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63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6项,省部级项目503项。
“九五”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各类成果奖励250余项,其中,由白寿彝教授主编的22卷本宏篇巨著《中国通史》,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受到****同志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北京师范大学在概率论与模糊数学研究、理论物理与系统科学研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生命科学尤其是生态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小文院士创建了“李-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奠定了国际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基础; 郑光美教授主持的“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及驯养繁殖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李洪兴教授领导的实验室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实现了四级倒立摆实物控制,在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获得200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国家海洋局的两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已通过教育部鉴定。该项成果是世界上第一个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系统地完成海冰资源量估算和海冰脱盐淡化的研究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六、师资队伍
北京师范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 。两院院士19人(双聘院士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才资源共享计划”等举措,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七、社会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建设任务等途径,进一步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学校发挥沙漠化防治、景观生态、环境工程和水土保持等学科优势,联合在京的有关单位,开发和集成可行有效的防沙治沙、水土保持技术,为首都生态环境优化及绿色奥运做贡献。根据教育部、北京市政府重点共建协议,我校与北京市共同建设的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以及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作为我校与北京市开展更进一步合作的平台。我校还发挥基础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及其辐射、示范作用,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与珠海市、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等省区开展教育科技合作,与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大学、新疆塔城师范学院开展对口支援,并于2003年被评为全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先进单位。
八、对外交流与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坚持积极的国际交流合作政策。目前, 学校与近百所国外的大学、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系,每年有300多名外国学者来校讲学、从事研究,也有700人次的教师赴海外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先后授予或聘请来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专家、知名人士等100余位海外人士为我校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称号。在合作办学方面,已先后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机构联合举办了多个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项目。 并分别与曼彻斯特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 学校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目前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2000余人,留学生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