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建个景观化开封这个主意不错啊!!!支持!!!好文章我转下大家讨论下!!!
作者:满腹相思
一、时代呼唤“景观化城市”
如果说“走进城市看景观”,到“走进景观看城市”是一个大的飞跃的话,开封正在成为一个大景观、大花园。这既是开封人梦寐以求的一种期待,也是开封城一种实实在在的发展趋势。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任大连市市长时有句名言:“不仅要把花园建在城市里,更要把城市建在花园里。”经过几年的奋斗,大连终于成为著名的花园城市。花园城市重在绿化、美化、净化,而“景观化城市”则有更宽泛的内容和更深刻的内涵,要处处有景可观,有景可品,除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外,更要注重挖掘、展示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果说传统农业社会的竞争,主要是在广大农村的话,那么现代城市经济的竞争,则主要在城市,特别是都市之间展开。于是,培育大都市、打造城市群,已成为地域性乃至国际性经济竞争的重要方略。而打造城市品牌、彰显城市个性,已成为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的战略手段。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中原城市群中的重要成员,在发展经济、增强城市实力的同时,全力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品牌,*优美的环境和丰厚的人文内涵实现“景观化城市”的目标,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现实的。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封已具备了“景观化城市”的雏形。只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充实、完善、提高,开封圆“景观化城市”之梦已不再遥远。
二、格局化的景观分布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开封打造“景观化城市”,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历史角度看,开封城千百年来虽经水患,形成几城叠压的奇观,但是,整个城市的格局未变,基本保持了外城、内城、皇城三城相套和中轴线分割的棋盘式格局。此外,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和河湖水面,也为打造景观化城市提供了难得的资源优势。从现实角度看,开封市景区、园区、街区分布协调,浑然一体,自成景观。景区:目前形成的北部龙亭湖——铁塔湖风景区、中部包公湖——城中心风景区、南部禹王台——繁塔风景区等,都基本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已达7家,在全省、全国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招徕力。园区:通过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广场、绿地、园林小区不断增加,不仅成为人们休憩的良好场所,也形成了景区与街区间的自然过渡。如朱雀苑、玉津苑、金明广场、午门广场、包公堤、滨河岸园林小区、西南环城公园等,已成为旅游景区以外的另一道城市风景线。街区:传统的如书店街、马道街、鼓楼街、寺后街、徐府街、双龙巷等,改造后的如中山路、大梁路、东西大街等,虽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主要街区已大体按照功能与风貌,展示出各自的风姿。令人兴奋的是,只要你留心归纳梳理一番,你就会发现目前的开封,已大体形成了“三环相绕”、“三色相间”、“三区相衬”的“景观化城市”的大格局。
“三环”即大堤、古城墙、水系,“三色”即绿(林木)、蓝(河湖)、黄(景区、名胜古迹),“三区”即景区、园区、街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对“三环”、“三色”、“三区”巧作整合装扮,使其形成系列,再上档次,同时加大力度整治脏乱差,拆除违法和不协调建筑,那么,不久古城开封便会以亮丽的景观化姿容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主题化景区运作
开封市区目前投入运营的旅游景区已有10多家,主要集中在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区域。景区相对集中,又多属人文景观,距离过近和主题趋同,势必造成游客的取舍难度变大和在汴停留时间过短,使一些景区经营困难,甚至造成资源闲置。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除加大各景区的资源挖掘、整合和提升品牌的力度外,要从开封旅游的全局着眼,从找准本景区主题定位着手,实现特色各异的主题化运作。开封旅游的全局性主题定位是“宋都、宋文化”,各景区尽管曲调、节拍有异,但必须从总体上配合、围绕这个主旋律,吹响自己的号,唱准自己的调。例如,龙亭公园重点展示北宋皇家宫廷文化;天波杨府展示杨家爱国忠烈文化;清明上河园展示北宋市井民俗文化;开封府、包公祠展示北宋府衙吏治文化;大相国寺、铁塔、繁塔、延庆观展示北宋禅宗老庄文化;御街、矾楼、琼林苑(清园二期)、第一楼、又一新等展示北宋勾栏瓦肆、伎艺、杂耍、辞赋弹唱、茶酒饮食文化等。通过这样多侧面、立体化、动静结合、活灵活现的宋文化展示,开封市全城就变成了一座“宋城、宋都”景区,一座步转景移、风情无限的“景观化城市”就会呈现在人们眼前,各景区、各特色街区和传统门店成为她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不仅各景区会活起来,整座城市也将活起来。当前,要切忌景区之间的简单模仿、主题雷同,比着搞宋装迎宾,比着搞科举招亲,这样下去不仅没有生命力,还会让游客产生腻歪厌倦的心理。宋文化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且不说有那么多史书、戏曲、小说涉及北宋时期的开封,就是一部《东京梦华录》和一幅《清明上河图》,其中的洋洋大观与深厚内涵,也足够我们挖掘和展示的了。问题在于要有创意、有深度,用多姿多彩的形式展示深刻浑厚的历史风情和文化底蕴。要抓住独有的特色和个性,在展示“宋风、宋韵、宋文化”方面出新、出奇、出绝,打出在全省甚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6 08:20:2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