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论坛汴梁★休闲汴梁茶馆 → 红二十五军今犹在(一)!


  共有195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红二十五军今犹在(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红二十五军今犹在(一)!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28 07:41:06 [只看该作者]

红二十五军今犹在(一)!

第38集团军

第38集团军的前身是1946年8月编成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

  该军的主力112师是彭德怀所率领的湘军独5师第1团于1928年发动平江起义创建的工农红军第5军,1930年以红5军为主的红三军团一举攻克湖南省省会长沙市,这也是十年内战时期红军攻下的最大城市。红三军团,是当时的中央苏区红军两大主力之一,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 686团,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1939年编为山东区第1师随罗荣桓进军山东,创建敌后根据地。

  第113师的前身是徐海东大将领导的红二十五军一部,在长征中孤军奋战,率先到达陕北。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其中一部进入山东,抗战大反攻时编为山东军区第2师。

       第114师的前身是张学良的东北军第53军111师,抗日战争中在地下党员万毅将军指挥下在山东举行起义,编入八路军。

  抗战胜利后编入八路军山东军区第1、第2师,陆续出关进入东北。此后山东军区第1、2师与东北军起义的第111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李天佑将军任首任司令。1947年改称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在东北解放战争中,1纵以“三下江南”,“四战四平”名扬天下。在平津战役中担任天津主攻。

  在解放战争中,1纵是东北野战军的三个猛虎军之一,是四野的头等主力,以善打大仗、硬仗著名。38军的三猛精神很有特色,部队历史其实算不上久远,但他的战斗力却是没人敢小看的,其下属的112、113师更是王牌中的王牌:112师攻坚能力强,113师长途奔袭能力强。两师相互配合上演了不少好戏,四野中的几个“第一”都与38军紧密相连——打赢出关后的第一场歼灭战;编为第一纵队;被誉为第一只“虎”…,许多许多“第一”的美名和38军结下良缘。

  在黑土地与国民党军美械装备的精锐部队作战战功显赫,打了不少成名仗。“四战四平”是38军的第一个成名仗。在整个解放战争中,38军从祖国最北的松花江畔一路过山海关,打到滇越边境,打遍了半个中国。

  辽沈战役结束后,1948年11月,1纵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所辖第1师改称第112师,第2师改称第113师,第3师改称第 114师。同时将辽北独立第10师划归38军建制,改称第151师,有近5万人,并组建了炮兵,工兵和汽车部队。接着迅速入关,参加平津战役。38军在平津战役中担任天津主攻,率先突破天津城防,歼灭国民党军2.7万,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主攻天津成为38军的第二个成名仗。在向全国进军的路上,38 军还参加了宣沙,衡宝,广西,滇南等大小战役。在整个解放战争中,38军从祖国最北的松花江边一直打到云南中缅边境,纵横5000公里,转战11个省市,歼敌16余万,攻占大小城市100余座,解放了半个中国。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28 07:42:02 [只看该作者]

第39集团军



第39集团军的前身是红军时期的红15军团。该军团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红军长征最先到达陕北的红25军;另外一部分是陕北苏区的红26军。红15军团是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突围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五个团重新组建的,由徐海东任军长(后由程子华任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吴焕先任政委),坚持大别山斗争。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和鄂豫皖省委的决定,年轻红25军的二千健儿告别了父老乡亲,踏上西征的征途,留下的一个团后来组建为红28军,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以后发展为新四军第二师,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即今日中国陆军重点集团军之一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的前身)。
   红25军在千里西征中孤军奋战,经历了残酷的斗争考验,军政委吴焕先壮烈牺牲,军长程子华,徐海东先后身负重伤。经过艰苦转战,率先到达陕北苏区,与刘志丹、高岗领导的红26军会合,组建红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红15军团组建后顽强阻击敌人的围剿,胜利迎接了红一、二、四方面军的远征到来。
   第39集团军就是由这样两支具有红军光荣传统的部队组成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15军团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为赫赫有名的徐海东将军。不久徐海东等陆续回延安学习,军委任命杨得志为代旅长,黄克诚为政委。部队后扩大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由总部直接领导。1940年根据中央发展华中的命令,黄克诚率第五纵队大部南下华中,留在华北的部队日后发展为二野的第六、第一纵队的一部分(即今天第12集团军,第16集团军之一部,以及第13集团军149师)。黄克诚部在苏北与陈毅的新四军会合后,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原344旅整编为第10旅,刘震任旅长,不久洪学智调任师参谋长,吴文玉(即吴法宪)任政治部主任。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三师三万七千人千里进军东北,占当时出关我军三分之一。三师7旅在林彪亲自指挥下进行了著名的秀水河子战斗,开东北我军初战胜利。1946年,原新四军三师的第八、十(即344旅)两个旅组建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
第7旅编为第六纵队第16师(即今天的第54集团军第127机械化步兵师的前身)。刘震任二纵队司令员,吴法宪任政委,洪学智调任六纵队司令员。第二纵队在整个解放战争中表现出色,参加了"三下江南",秋季,冬季,夏季攻势,在辽沈战役中参加锦州战役,第六师首先攻克外围重点义县,在锦州总攻中,二纵迅速突破城桓,在巷战中,二纵五师战士梁士英勇敢地用胸膛挡住敌军的暗堡火力点,保证部队顺利发起冲锋。战后锦州人民将烈士牺牲的街道改名为士英街。据第四野战军司令部1950年编写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记载,二纵队五师(即344旅)是东北解放军十二个纵队三十六个师中表现和成绩最突出的。以勇猛,机智,果断的战斗作风取得连续辉煌的胜利。该师师长钟伟号称中国的“巴顿”将军,是东北我军中唯一从师长直接晋升为军长(第49军,即今天的空5军)者。在天津战役中,二纵队四师率先攻破坚固的城防进入市区。1949年初,二纵队整编为第39军,刘震任军长,吴信泉任政委。尔后部队千里南进,横扫中南大地。胜利解放桂林、南宁等大中城市。在祖国解放战争中,第39军从松花江畔一直打到广西镇南关,为祖国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朝鲜战争爆发后,第39军随13兵团首批入朝参战。在第一次战役中,与美军骑一师在云山镇交手,美军骑一师是美军中战斗历史最为悠久的部队,是当年华盛顿创建美国的开国师,不可一世。39军以机智勇猛的战法,不仅重创其第八团,还将增援的第五团击溃,并击毙其团长,共歼敌两千多人,创中美现代陆军首次交锋的胜利,这是解放军陆军的光荣,是解放军全体将士的光荣,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光荣。
   在第二次战役中,第39军通过战场喊话,使美军一个黑人工兵连全连一百一十五人集体战场投降,从此美军改变了自独立以来的一贯传统,不敢再按肤色编队。第39军在第二次战役中解放了平壤,在第三次战役中又解放了汉城。在第四次战役中,第39军115师担任砥平里战斗的主攻,由于指挥战斗的邓华(当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兼东线集团指挥),温玉成(当时任四十军军长,负责前线指挥)不够坚决,火力较弱,部队蒙受巨大的伤亡,撤出战斗时未及掩埋烈士遗体,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部分烈士残骸才经板门店运回祖国。第39军参加了整个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作战,牺牲副军长以下大批烈士,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直到朝鲜停战前才撤回祖国。
   自朝鲜回国后,第39军长期驻守辽东半岛,是我军布防在东北首屈一指的主力军团,担负警戒苏联、朝鲜半岛军事态势的战略力量。1985年,第39军改编为集团军,是全军重装的三个快速反应集团军(另两个为38军和54军)之一,属于全军的战略预备部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