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论坛汴梁★休闲汴梁茶馆 → 纪念红25军长征---孤军向北血战征程!!!


  共有595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纪念红25军长征---孤军向北血战征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纪念红25军长征---孤军向北血战征程!!!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09-29 23:15:09 [只看该作者]

孤军血战---纪念红25军长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孤军血战---纪念红25军长征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一提起长征,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震惊世界的战略大转移。而历史上共有4支红军部队进行了长征,除了红一、二、四方面军三支主力红军,红25军的长征则鲜为人知。
红25军是一支具有*色彩的红军部队。在血雨腥风的年代,英雄的红25军经受了艰苦卓绝的战争考验,成长为红军独当一面的战略力量。在长征途中,红25军远离党中央,孤军奋战,不但粉碎了敌人的两次重兵“围剿”,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还先后创立和巩固了鄂豫陕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红25军也由2900多人发展壮大到3400多人,是唯一在长征途中创建根据地、得到发展壮大的红军部队。
红25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自1932年红25军组建到长征结束的3年,9人历任红25军军长、政委、鄂豫皖(鄂豫陕)省委书记,其中2人早逝、3人牺牲、3人负重伤。红25军创始人之一的吴焕先一家6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徐海东一家更是有66人被国民党军杀害。在共和国十位大将中,徐海东出身最苦,也是战斗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人,他作战勇猛,人称“徐老虎”,又称“中国的夏伯阳”。蒋介石称他为中国文明的一大害,国民党曾把他与*、朱德并列为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个人,赏额均为25万大洋。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当斯诺听到国民党军一共杀了徐家66人,甚至连婴孩都杀了时,斯诺就此懂得了什么是当时的中国的阶级斗争。在斯诺看来,要了解红军,了解中国革命,徐海东其人其事便是最好的例证。就连张国焘后来在其《我的回忆》中也承认:“徐海东的奋斗经历,是一篇标准的红军军人的壮烈史诗……”  *对徐海东的评价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伟大的红25军万岁!伟大的长征精神万岁!
一、踏上征途
红25军创建于1931年10月,隶属红四方面军建制。1932年10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25军大部(第73师、74师、75师第225团)随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向西作战略转移。此时,留在根据地内坚持斗争有包括红25军2个团(红25军75师223、224团和军部特务营)和红9军27师等部7个主力团约万余人,加上地方武装和大批红军伤员,共有2万多人。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国民党军对根据地肆无忌惮的进行“围剿”、“清剿”,而红军各部队缺乏统一的指挥,不能形成有力的拳头,斗争形势日趋严峻。
为继续坚持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鄂豫皖省委决定组建一支强大的红军主力部队。1932年11月30日,在黄安檀树岗村的河滩上,红75师和红27师合编为新的红25军,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下辖第74师、75师,74师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戴季英,75师师长姚家芳,政治委员高敬亭,全军约7000人,司令部设在箭厂河乡的闵氏祠。
重建后的红25军经受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严峻考验,先后取得了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全军迅速发展到1.2万余人,并重新组建第73师。但由于敌人的强大,加之鄂豫皖省委领导“左倾”盲动错误的战略指导和肃反扩大化,红25军损失很大。1934年2月,蒋介石亲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调动大军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尽管红25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终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1934年8月,粤赣军区红22师师长程子华来到鄂东北,程子华带来了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红25军主力作战略转移,去建立新的根据地。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召开常委会议作出决定:红25军实施战略转移,在平汉铁路西部桐柏山区创建新的根据地;同时,撤销师一级编制,全军辖3个步兵团、1个*团。会议决定,由程子华任红25军军长,徐海东改任副军长,吴焕先为政委,戴季英为军政治部主任,以省委兼军党委,省委书记徐宝珊、秘书长郑位三和红25军领导成员为省委委员。由于此前中央苏区红七军团已经组成了北上抗日先遣队,鄂豫皖省委决定红25军在战略转移行动中,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留下红军1个团及地方武装重建红28军,坚持鄂豫皖苏区的斗争。
一开始,程子华拒绝任红25军军长,他说:“恩来同志让我来做参谋长,我就做参谋长,不当军长。”后经省委做工作,程子华服从组织安排担任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程、徐二人配合密切,徐海东原是红25军军长,省委让程担任军长,徐海东没有任何不满,他们二人的互让军长一事一直是党内军内的佳话。长征途中,吴焕先政委牺牲,程子华负了伤,就全权交给徐海东指挥,程子华说:“就是天塌了下来,也还有徐海东同志指挥。”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主力2900多人在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集结西进,这是继10月中央红军离开瑞金后的又一支长征部队(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6:05:30编辑过]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09-29 23:17:37 [只看该作者]

(二)

红25军虽然人数不多,但这支部队非常精干,指战员们都是战斗骨干,武器装备好且弹药充足,战斗力很强。红25军的后勤、医院等保障单位也都实行战斗化,行动便捷,一天一夜就能走100多里。红25军以善于打恶仗打硬仗著称,全军随时都保持着良好的战斗状态。不过红25军没有无线电台,对外联络和侦察敌情较为困难。

就在长征出发前的11月初,红25军从皖西向鄂东进行400里战略转移。国民党军获悉后,设置了四道封锁线,集中了5个师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队”20多个团前堵后追,紧紧咬住红25军不放。徐海东选择当面国民党军的薄弱部分,果断出击,出其不意突破重重封锁线。11月7日,红25军突袭商城以南汤池,歼灭国民党军109师的工兵营,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随后红25军又在商城西南的大柳树将阻击的国民党军107师两个团击溃,紧接着又打垮了增援的国民党军108师先头部队,通过了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之后,红25军边走边打,连夜行军,又穿过了两道封锁线。11月8日拂晓前,红25军到达河南省光山县扶山寨。

红25军到达扶山寨不到两个小时,国民党军第107、第117师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队”第4、第5两个支队共约10个团跟踪而至。国民党军趁着初冬的浓雾包围了扶山寨。红25军连续作战,疲惫至极,许多指战员倒在草堆里就睡熟了。红25军警戒分队的哨兵由于过度疲劳,疏于戒备,没能及时发现尾随而至的追兵。天色刚亮,国民党军发动突袭,战斗首先在扶山寨南面打响。国民党军气焰嚣张,四架飞机前来助战,向红25军狂轰滥炸,“追剿队”总指挥上官云湘乘飞机亲自督战。在飞机的掩护下,国民党军第4、第5追剿支队很快攻占了朱家坳,并向扶山寨制高点发起猛攻。红25军仓促应战,形势万分危急。徐海东当机立断,决定以第74师坚守扶山寨阵地,从正面牵制消耗第4、第5支队,以第75师第224团沿迂回至107师侧后,突然发起攻击,第223团亦乘机反击,迫使107师撤退。接着,第223、第224团乘势转攻117师,将其击溃。随后,红25军集中全部兵力向“追剿队”第4、第5支队发起反击,将其压至朱家坳一带。激战至黄昏,将“追剿队”第4、第5支队击溃。扶山寨战斗,徐海东采取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正确战术,使红25军由战术内线转到战术外线,取得了歼敌4000余人的重大胜利。这一仗,红25军把国民党军彻底打怕了,尾追之敌再也不敢跟踪追击了。

红25军虽然取得了扶山寨战斗的胜利,但形势仍然严峻,国民党军重兵压境,正在对红25军形成包围之势。红25军趁国民党军尚未形成合围,离开鄂豫皖苏区开始长征,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围剿”计划。蒋介石急忙调动兵力追击堵截,先后在湖北枣阳、随州一带,河南的桐柏、方城、卢氏等地布置封锁线,企图将脱离根据地孤军远征的红25军围歼于途中。

1934年11月17日,长征的第二天,红25军即在朱堂店突破国民党军阻击,从信阳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山区,实现了战略转移初步目标。
但桐柏山区距平汉铁路和汉水较近,机动范围小,难以立足发展。于是红25军掉头北上,向豫西伏牛山区转移。从桐柏山到伏牛山,要越过许(昌)南(阳)公路,公路两侧是辽阔的平原丘陵地带。

长征第十天(11月26 日)
,红25军准备从方城县独树镇越过许南公路,突然遭国民党军115旅和1个骑兵团的阻击,同时国民党军1个师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队”五支队又随后紧追,形势万分险恶。

红25军发现敌人较迟,一时陷入被动。而当时正值寒流南下,气温骤降,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红军指战员们还穿着单衣,粮秣不给,饥寒交加,许多红军指战员的手指都冻僵了,连*拴也拉不开。国民党军乘机发起攻击,骑兵从两翼包抄过来,红25军防线开始动摇。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红25军政委吴焕先冲到最前线,发出“坚决顶住敌人,决不后退”的命令,红25军很快稳住了阵脚。随后,吴焕先从通信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来!”在他的率领下,红军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与国民党军展开白刃格斗。经过恶战,红25军终于打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

独树镇战斗后,红25军经过一夜急行军,绕到守敌空虚的保安寨以北地区,越过了许南公路,突破第二道封锁线,进入伏牛山区。独树镇战斗是一场遭遇战,关系红25军的生死存亡,是红25军长征初期的关键一仗。“狭路相逢勇者胜”,红25军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立于不败之地,充分显示了红25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后任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上将在这次战斗中左腿受伤。

进入伏牛山区后,红25军发现这里人烟稀少,补给困难,加之一时无法摆脱国民党军,在伏牛山区也很难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因此,鄂豫皖省委再次改变计划,决定红25军向陕南商洛地区转进。(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6:06:39编辑过]


论坛上回帖的意义和技巧(严重潜水者坚决清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09-29 23:20:34 [只看该作者]

三、建立鄂豫陕根据地

当时,国民党军分两路追击,并严密控制入陕要道。在当地群众帮助下,红25军沿一条人迹罕至的隐蔽小路,奇袭豫陕交界的铁锁关,一举突破了第三道封锁线,进入陕西洛南县。1934年12月10日,鄂豫皖省委在庾家河召开省委常委会。就在庾家河会议当天,国民党军1个师突然扑来,一场酷烈的战斗随即展开。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最终击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战斗中,一颗*打中程子华的动脉血管,程子华负重伤,从此双手落下残疾。若干年后,刘华清同志的回忆录中提及这次战斗时大发感慨。

庾家河战斗的胜利保证了庾家河会议的顺利召开。庾家河会议决定建立鄂豫陕根据地,同时将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鄂豫陕边区北*秦岭,南濒汉江,地势险要,人民生活困苦,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适合红军立足发展。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可以牵制国民党军大量兵力,从而配合川陕苏区、陕甘苏区以及正在长征中的中央红军。

红25军坚决执行省委决议,全力投入创建新苏区的斗争。当时,蒋介石还未能统一鄂豫陕边区军队的指挥,红25军抓住时机,广泛发动群众,很快在鄂陕边区建立了第一块根据地,初步奠定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基础,并扩增红军400余名。鄂豫陕边区的
“赤化”使蒋介石集团坐立不安。为扑灭红25军燃起的革命烈火,1935年1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第40军一部和第44师、陕军第126旅共11个团的兵力对红25军发动第一次“围剿”。面对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军,红25军采用避其锋芒、各个击破的战术,以一部兵力牵制国民党军,主力突然迂回其侧后,痛击孤军冒进的陕军第126旅、重创陕军警备第二旅和第三旅,歼敌3000余人并攻克洛南县城,痛快淋漓的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红25军先后在鄂豫陕边区创建了4块革命根据地,苏区人口近50万,红25军主力增至3700人,还建立了2000余人的地方武装。

红25军连战连捷,使鄂豫陕边区的革命烈火愈烧愈旺。蒋介石大为震惊,紧急增调原进攻鄂豫皖苏区的国民党军第67军和第95师开入陕南,会同第40军、第44师和陕军一部,共30多个团的兵力,发动第二次“围剿”,并限令在3个月内将红25军全部消灭。

面对国民党军更大规模的“围剿”,红25军以根据地作依托,采取“先拖后打”的作战方针,先诱敌深入,打乱敌人部署,然后集中兵力歼敌一部。6月初,我军以地方武装牵制敌军,红25军主力转至外线奔袭荆紫关兵站,缴获大批弹药物资。当国民党军增援荆紫关时,红25军挥师西行,在根据地中心区的袁家沟口一带设伏待敌。袁家沟口是一条长达10多里的深沟,两侧山高林密,地形极为险要。7月2日拂晓,陕军警备第一旅进入伏击区,红25军突然发起猛攻,被杨虎城视作“精锐”的警一旅顿时乱作一团,溃不成军。经过10小时激战,红25军仅以伤亡100余人的代价全歼警一旅1700余人,俘获警一旅旅长唐嗣桐,缴获轻重机*40挺、长短*1600支。红25军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的最后胜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6:07:05编辑过]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09-29 23:21:34 [只看该作者]

四、红心向着党中央

由于没有电台,自撤离鄂豫皖苏区后红25军一直无法与党中央联系。在长征途中,红25军总是设法寻求党中央的信息和指示,力图策应党中央和主力红军的行动。红25军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多次说:“消灭敌人一个团,不如缴获一部电台,以便能够得到中央的指示。”

袁家沟口战斗后,红25军乘胜东进,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致使正准备由西安开往天水的东北军第51军紧急改变计划,准备保卫西安。就在红25军进逼西安途中,徐海东等人从报纸上得悉,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有北上动向。此时,是继续坚持北上还是向川西方向转移,红25军面临着重大抉择。在这关键时刻,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送来了党中央的文件,并确切证实了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和准备北上的消息。此时,几十万国民党大军正向川陕甘边地区集结,企图将主力红军围歼于川西地区。

1935年7月15日,鄂豫陕省委在长安县沣峪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为配合主力红军行动,红25军主力迅速西征北上,会合陜甘红军,发展和巩固西北革命根据地,同时成立鄂豫陕特委,领导红74师在鄂豫陕苏区坚持斗争。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次日,红25军4000余名指战员离开鄂豫陕苏区,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当时,徐海东在动员大会这样说:“我们这次西征北上的行动,就是为了迎接党中央、与中央红军会师,我们这几千人就是牺牲完了也要牵制住敌人,保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北上,这对全国革命是有重大意义的。”红25军沿秦岭北麓冒雨向西挺进,于7月31日占领双石铺。俘虏的口供和缴获的文件和报纸进一步证实了中央红军正在北上,而国民党军胡宗南、马鸿宾等部,均部署于川甘边境、渭河沿线和西(安)兰(州)公路上,全力堵截中央红军。为策应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红25军决定进入甘肃,威胁敌人后方。

8月初,红25军先后攻占甘肃两当、天水县城,天水是胡宗南部的后方基地,红25军缴获大量军需物资。随后,红25军强渡渭河,攻克秦安县城,切断了横贯陕甘两省的交通大动脉西兰公路。蒋介石从成都行营接连发出5道电令,从川西调兵堵截追击红25军。红25军的行动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有力地钳制和吸引了大批国民党军,策应了主力红军在川西的行动。蒋介石在盛怒之下,悬赏25万块大洋通缉徐海东。徐海东成为与*、朱德并列为全国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人。

8月15日,红25军进入宁夏隆德县兴隆镇等地回民聚住区。吴焕先颁布“三大禁令、四项注意”,
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受到广大回族群众热烈欢迎,被誉为“仁义之师”。还有十多名回族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后来,*得知此事,夸奖了红25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8月中下旬,红25军在隆德、平凉、泾川、华亭等地与国民党军周旋,切断西兰公路18天,迫使国民党军再次抽调兵力对付红25军,有力的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
8月21日,红25军在甘肃泾川县遭到国民党军35师208团偷袭。经过殊死战斗,红25军全歼208团1000余人。在激战中,军政委吴焕先牺牲。

红25军在陇东地区与国民党军周旋期了半个月,始终没有得到中央红军的确切消息。此时,国民党军第3军、第51军、第35师各一部逼近红25军。鉴于一时无法与中央红军取得联系,徐海东决定率红25军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合,首先巩固陕甘苏区,再配合红军主力北上。9月初,红25军强渡泾河,途中多次击败尾追的国民党军。9月15日,红25军抵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红26军、27军胜利会师。

至此,红25军孤军北上,历时10个月,转战万余里,成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红25军和陕甘红军会师后,为统一指挥作战,两支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共7000余人,极大的增强了陕北的革命力量。
10月,为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红15军团分别发起劳山战斗和榆林桥战斗,歼灭国民党军近6000名,巩固和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奠定了基础。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力抵达陕北。
11月上旬,中央红军与红15军团在甘泉地区象鼻子湾胜利会师,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在党中央、*的直接指挥下,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6:07:56编辑过]


论坛上回帖的意义和技巧(严重潜水者坚决清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09-29 23:24:34 [只看该作者]

(完)

红15军团即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的前身,红25军的一部为解放军第38军113师的前身。均成为解放军的真正王牌部队。

红25军55年授衔时被评大将徐海东,上将有韩先楚、刘震,其他中将、少将约70余名,其中刘华清88年被评上将,任军委副主席。向红25军的全体将士们致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6:09:03编辑过]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金盛
  6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祛痤美容胶囊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0880 积分:67450 威望:20 精华:23 注册:2005-07-02 23:41:4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1 17:51:07 [只看该作者]

向红25军致敬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让事实说话!言必行 行必果

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发给我

祛痤美容胶囊 现在全国招商中 您不来看看?寻销售代理!不要错失商机哟!
论坛上回帖的意义和技巧(严重潜水者坚决清除)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我是女生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婉婉...
等级:贵宾 帖子:1300 积分:7496 威望:16 精华:4 注册:2006-02-28 12:41:0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2 13:17:02 [只看该作者]

完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会敬礼

哈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王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090 积分:6810 威望:15 精华:2 注册:2006-08-24 16:28:4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2 13:49:07 [只看该作者]

又上一堂历史课,好熟悉的感觉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QQ:16514465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22 12:58:38 [只看该作者]

<!--printpage.asp##{$bbslist}循环部分-->
-- 红25军长征的鲜人为知的历史
  6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艰苦转战万余里,先期到达陕北,为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特色的光辉篇章。为了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支英雄的队伍,我们访问了原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请他回顾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的有关情况,并给了这段历史一些重要的补遗。

  问:刘华清上将,今年(2001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5周年,您作为当年长征的亲历者,请为我们介绍一下红二十五军这支部队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的情况好吗?

  答:好的。红二十五军组建于1931年10月,隶属红四方面军。1932年10月,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分别编入方面军各师,红七十三师跟随方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红七十五师留在鄂豫皖边坚持斗争。同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将红七十五师和红九军二十七师合编,重新组建红二十五军,下辖第七十四师和第七十五师,继续坚持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重建后的红二十五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经受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严峻考验,先后取得了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长岭冈、斛山寨等战斗的胜利,一度发展到1.2万余人,并重新组建第七十三师。但由于敌人的强大,加之省委领导左倾盲动错误的战略指导和肃反,红二十五军自身损失很大,处境十分艰险。1934年8月,中革军委派粤赣军区红二十二师师长程子华到鄂豫皖苏区,向鄂豫皖省委传达了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红二十五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去建立新的根据地。这样,不仅部队能够得到发展,同时也能把敌军主力引走,减轻鄂豫皖根据地的压力,有利于留下的部分武装长期坚持斗争。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的实际,省委决定率领红二十五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问: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红二十五军是打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长征的。红二十五军为什么要打出这样一个旗帜?它的意义是什么?

  答:1934年7月初,在中央苏区的红七军团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曾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先期由瑞金出发北上,向闽浙赣边挺进。随后,中共鄂豫皖省委也收到中央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通知和适时转移出去创造新的苏区的指示。为此,在同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召开常委会议作出决定:省委立即率红二十五军实施战略转移,以平汉铁路西部的桐柏山区为初步目标,去创建新的根据地;从组织上调整红二十五军的领导班子,由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为军政委,徐海东由军长改任副军长,戴季英为军政治部主任;以省委兼军党委,省委书记徐宝珊、秘书长郑位三和军的领导成员均为省委委员。同时,对部队进行整编,撤销师一级编制,军直辖3个步兵团、1个*团。由于此前中央苏区的红七军团已经组成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省委决定: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红二十五军主力在战略转移行动中,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留下红军1个团及地方武装重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问:红二十五军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开始长征的?当时您在部队中担任的是什么领导职务?

  答: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约3000名指战员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长征。这里我要强调一下,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前,在光山县东南的扶山寨打了一仗。这一仗十分重要。当时,红二十五军为了赶赴鄂东北,商定是否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已经连续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部队十分疲劳。刚到扶山寨地区休息,尾追之敌10个团就跟踪而至,形势十分紧迫。当时,不把敌人打退,省委就不能安全讨论转移问题。为此,红二十五军领导果断决定,在扶山寨伏击跟踪之敌。一举毙伤俘敌约4000余人,使尾追之敌再也不敢跟踪追击了,为省委召开花山寨会议讨论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之前,部队各级党组织向全体指战员讲形势,讲任务,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当时提出的口号叫“打远游击”、“创建新苏区”。出发前,省委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宣言》指出民族危机的深重,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北上抗日宗旨,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当时我在军政治部任组织科长,这是长征出发前整编决定的。长征出发时的《宣言》是我亲自刻印的。同时还刻印了其它一些传单,并张贴布告,书写标语等,对战士进行宣传动员,使每个同志都树立革命必胜、长征必胜的信念

  问: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都经历了哪些战斗?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战斗是哪一次?

  答: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次激烈的战斗,哪一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时,开始是先向西挺进。当时,国民党军5个师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队”已麇集在鄂东北,正准备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但尚未完全形成合围。我军适时而主动地实施转移,打破了敌人的“围剿”计划。蒋介石急忙调动3个团的兵力追击堵截,先后在湖北枣阳、随州一带,河南的桐柏、方城、卢氏等几个地区布置了封锁线,企图将脱离根据地孤军远征的红二十五军围歼于途中。

  红二十五军人数虽少,但武器装备好,弹药充足,战斗力很强,指战员们都是经过多次战斗考验的骨干,个个能征善战。后勤、医院等保障单位也都非常战斗化,说走就走,说打就打,全军随时都保持着良好的战斗姿态。11月17日,我军在一个叫朱堂店的地方突破敌人阻拦,当晚趁夜暗从信阳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枣阳一带,实现了战略转移初步目标。鉴于该地区距平汉铁路和汉水较近,机动范围狭小,加之敌重兵压境,难以立足发展,省委遂决定掉头北上,向豫西的伏牛山区转移。

  从桐柏山到伏牛山,须越过许(昌)南(阳)公路,而许南公路两侧是一个地域辽阔的丘陵和平原地带。此时已是11月下旬,寒流南下,气温骤降,而红军指战员却衣着单薄,粮秣不给。但部队仍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顶风冒雪,向北突进。26日下午,我军正准备从方城独树镇附近越过许南公路时,突然遭到预先抵达该地区的敌1个旅和1个骑兵团的阻击。同时敌“追剿纵队”五支队和1个师又随后紧追,形势相当严峻。加上那天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我军发现敌人较迟,一时陷入被动。衣服被雨雪浸透,饥寒交加的战士们手指都冻僵了,有的*拴也被冻住了。敌军乘机发起冲击,并分兵从两翼包抄,情况异常险恶。在此危急时刻,军政委吴焕先冲到最前线,发出“坚决顶住敌人,决不后退”的命令,使我军很快稳住了阵脚。随后,他从通信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来!”在他的率领下,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与敌军展开白刃格斗。当时,我就在吴政委的身边,也高喊着冲了上去。正冲杀间,一颗*打在我的左腿上,我觉得左腿像突然被谁狠击了一下,就摔倒了。经过一番恶战,我军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天黑以后,风雪大作,接着转为大雨,部队行动极为困难。但数倍于我的敌军仍在附近,天亮后必将发动新的进攻。因此,军领导果断决定: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带领部队迅速脱离危险区。紧急集合的命令一下,大家都忍受着极度的饥饿和疲劳,又顶风冒雪踏上征程。

  问:听说这次战斗后,军领导决定把伤员全部留下,是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同意给您一匹小马骑,才使您得以离开险境,跟上大部队安全转移的?

  答:是的。这次战斗后,为了使部队迅速摆脱敌人,军领导决定让我和部分伤病员留在当地养伤,可是我不愿意离开部队,便坚决要求跟随大部队转移。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才同意让我骑马走,得以跟上大部队安全转移,这件事情令我终生难以忘怀。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我军经过一夜的急行军,绕到守敌空虚的保安寨以北地区,越过了许南公路,进入伏牛山区。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初期的关键一仗,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关系全军的生死存亡,在两军“狭路相逢”之际,红二十五军作为具有顽强战斗作风的“勇者”,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而立于不败之地,充分显示了红二十五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问: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并打破了敌军的两次“围剿”,这段历史在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您能把这段历史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答:红二十五军开始是准备在伏牛山区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可是进入伏牛山区后,发现该地区人烟稀少,粮食和物资匮乏,加之敌军跟踪而至,在这里建立苏区也很困难。因此,省委再次改变计划,决定转进陕南商洛地区。这时,敌军正分两路追击,并派兵控制了入陕的要道。我军在当地群众帮助下,沿一条人迹罕至的隐蔽小路,直奔豫陕交界的铁锁关,一举突破了敌军在河南布置的第三道封锁线。红二十五军进入陕西洛南县境后,于12月10日在庾家河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在鄂豫陕边区建立根据地的问题。会上,省委正确分析形势,认为鄂豫陕边区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遂作出了《关于创建新苏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决议草案》,不失时机地解决了新区选择和当前的方针任务等重大问题,同时决定将中共鄂豫皖省委改为中共鄂豫陕省委。鄂豫陕边界地区,包括陕西省东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和河南省西部地区。该地区北*秦岭,南濒汉江,地势险要,人民困苦,敌人统治薄弱。红二十五军到来之前,这一带就受过党和红军的影响,适合红军立足发展。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可以牵制敌人大量兵力,对西南的川陕苏区、北面的陕甘苏区以及长征中的中央红军,都可以起配合作用。为此,红二十五军坚决执行省委的决议,全力投入创建新苏区的斗争。进入陕南之初,红二十五军只有2500余人,在集中主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多次抽调领导骨干和部队去做群众工作,建立地方武装和基层政权。当时,蒋介石还未能统一鄂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军队的指挥。因此,红二十五军抓紧有利时机,广泛发动群众,很快在鄂陕边区建立了第一块根据地,初步奠定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基础,并扩增红军400余名。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区燃起的革命烈火,引起了蒋介石统治集团的恐慌与不安,便急忙调动军队发动“围剿”。1935年1月,蒋介石令驻河南的第四十军两个团和驻湖北的第四十四师,在陕军第一二六旅的配合下,以11个团的兵力对鄂豫陕边区红二十五军发动第一次“围剿”。面对来势汹汹的进攻之敌,我军采用避其锋芒、各个击破的战术,以一部分兵力牵制敌人,主力则迅速由山阳、郧西交界地区北上袁家沟口,突然出现在敌人背后。经过蔡玉窑、文公岭两战,给单独冒进的陕军第一二六旅以重创。战后,我军乘胜在蓝田、商县、山阳、镇安、柞水5县边区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在陕东南开辟了第二块根据地。接着,又连克宁陕、佛坪两县城,在华阳镇东南的石塔寺附近设伏,歼灭陕军警二旅5个营。战斗结束后,我军在华阳地区建立了7个乡的革命政权,开辟了第三块根据地。4月上旬,红二十五军从华阳东返,在葛牌镇以南的九间房设伏,将一路跟踪追击的陕军警备第三旅两个团打垮,毙俘共1000余人。随后,我军攻克洛南县城,又在豫陕边区建立了一批区、乡革命政权。广大群众在红军战斗胜利和获得翻身解放的鼓舞下,革命情绪高涨,青壮年纷纷参加红军。我军在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的同时,先后在鄂豫陕边区建立了4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共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和5个县工委,初步建成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下辖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和2个县、13个区、48个乡、314个村的苏维埃政权,苏区人口近50万。鄂豫陕根据地的建立,使红二十五军得以休整,并不断发展壮大。到5月初,主力红军增至3700人,另外还有游击师、抗捐军等地方武装2000余人。

  问:在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红二十五军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将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进行了袁家沟口等一系列战斗,并最终夺取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这在中国工农红军的作战史上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战例。您把这段战史的情况给我们再介绍一下好吗?

  答: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区的第一次反“围剿”作战连战连捷,使鄂豫陕边区的革命烈火愈烧愈旺。蒋介石大为震惊,紧急调动原进攻鄂豫皖苏区的第六十七军和驻郑州的第九十五师开入陕南,会同第四十军、第四十四师和陕军一部,共30多个团的兵力,发动第二次“围剿”,并限令在3个月内将红军全部消灭。我军对敌人发动更大规模的“围剿”早有准备,决定以根据地作依托,针对敌军运动和补给困难等情况,采取“先拖后打”的作战方针,先诱敌深入,再调动、分散、疲惫敌人,打乱敌人部署,然后集中兵力歼敌一部。6月初,我军以地方武装袭扰、牵制敌军,主力自郧西向北,转至外线捕捉战机,经商南奔袭荆紫关兵站,缴获大批弹药物资。当敌军蜂拥增援荆紫关时,我军又挥师西行,诱敌进至根据地中心区的袁家沟口一带。袁家沟口是一条长达10多里的深沟,两侧山高林密,我军在预选战场设伏待敌。7月2日拂晓,陕军警一旅进入伏击区,我军突然发起猛烈进攻。顿时,群山军号响,满谷杀声起,各种火器向密集之敌雨点般扫射,红军各连队勇猛插向乱作一团的敌群。经过约10个小时的激战,歼敌1700余人,俘敌旅长唐嗣桐,缴获轻重机*40挺、长短*1600支。我军仅伤亡100余人。袁家沟口战斗后,我军得到了物资和兵员补充,乘胜东进,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致使正准备由西安开往天水的东北军第五十一军紧急改变计划,准备保卫西安。红二十五军威逼西安的行动,不仅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也有力的策应了中央红军北上的行动。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的两次反“围剿”作战中,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使我军由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屡战屡胜,战果也愈来愈大,并能够在一次战斗中歼灭装备精良的整团整旅之敌,其作战实践证明*关于人民战争的作战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也标志着红二十五军领导在军事指挥方面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

  问:您刚才谈到,红二十五军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的行动,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北上。请问,您们在孤军远征的情况下,是怎样与中央红军保持联系的?

  答:红二十五军因为没有电台,自撤离鄂豫皖苏区后就与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但是,在长征途中,红二十五军总是千方百计寻求党中央的信息和指示,力图策应党中央和主力红军的行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多次说:“消灭敌人一个团,不如缴获一部电台,以便能够得到中央的指示。”在威逼西安的行动中,我们从报纸上得悉,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有北上动向。当时,蒋介石正在调集几十万大军向川陕甘边地区集结,企图将我主力红军围歼于川西地区。此时,红二十五军是向川西方向转移,还是继续坚持孤军北上,又面临着一次新的重大抉择。恰在这关键时刻,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从上海经西安到达红二十五军驻地,送来了党中央的文件,并确切证实了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和准备北上的消息。当晚,鄂豫陕省委在长安县沣峪口召开紧急会议。省委全面分析形势,认为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的胜利并将要继续北上创建中国西北部苏区根据地,这是目前中国革命发展的新的形势和特点。红二十五军当前最紧迫的战斗任务是配合红军主力在西北的行动,迅速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因此,省委决定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同时确定将鄂陕边、豫陕边两特委合并为鄂豫陕特委,统一领导留下的武装力量。留在鄂豫陕苏区的红军合编为红七十四师,在郑位三、陈先瑞领导下坚持鄂豫陕边区的革命斗争。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的领导,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通观全局、独立自主、坚决果断地作出继续西征北上的这一战略决策,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它完全符合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党中央率领主力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也反映了红二十五军全体指战员心向党中央、盼望与主力红军会师的急切愿望。


-- 作者:zxdx
-- 发布时间:2005-1-30 15:56:00

--
  问:红二十五军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离开鄂豫陕苏区,又开始了西征北上的战略行动?

  答:1935年7月16日,红二十五军4000余名指战员从长安县沣峪口地区出发,离开鄂豫陕苏区,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当时,部队进行了西征北上的思想动员,提出的口号就是“迎接党中央”、“与中央红军会师”。我记得徐海东副军长当时在动员大会是这样表达决心的:“我们这次西征北上的行动,就是为了迎接党中央、与中央红军会师,我们这几千人就是牺牲完了也要牵制住敌人,保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北上,这对全国革命是有重大意义的。”红二十五军经户县、周至,沿秦岭北麓冒雨向西挺进,于7月31日占领川陕公路要地双石铺(今陕西凤翔县县城),歼敌一部并俘虏敌少将参议一名,缴获了一些文件和报纸。其中,7月22日《大公报》报道说,朱、毛红军已越过6000公尺的巴朗山,向北挺进。综合敌人口供、文件和报纸所提供的情报,进一步证实了中央红军正在北上;而敌胡宗南、马鸿宾等部,均部署于川西北和甘南边境以及渭河沿线和西(安)兰(州)公路上,全力堵截红军。据此,军领导当机立断,决定立即进入甘肃境内,威胁敌人后方,策应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8月初,红二十五军攻占甘肃两当县城,尔后翻越麦积山,攻占天水县城。天水是胡宗南部的后方基地。我军以神勇的行动攻占天水县城北关,歼敌一部,缴获一批军用物资。这一行动引起敌人极大震惊,急调部队回援。这时,我军又大胆向敌纵深挺进,从新阳镇强渡渭河,攻克秦安县城,威逼静宁,切断了横贯陕甘两省的交通大动脉西兰公路。红二十五军如一把尖刀,直捣敌后方,成其心腹大患。蒋介石从成都行营接连发出5道电令,调兵遣将,堵截、追击红二十五军。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国民党“剿匪”第三路军总司令朱绍良急调驻川西国民党军,一部由四川江油北上甘肃文县,一部东移天水,原准备南下堵截中央红军的一个师和一个旅也不得不改变计划。这样,红二十五军的行动有力地钳制和吸引了大批敌军,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策应了主力红军在川西的行动。

  问:听说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模范执行群众纪律和民族政策,曾经受到了*的表扬。您把这个情况给我们讲讲好吗?

  答:红二十五军西进北上过程中,途经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军领导教育部队一面行军打仗,一面做群众工作,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部队每到一地,都要调查了解社会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坚决保护群众利益,赢得了沿途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8月中旬,我军进入静宁县以北的单家集和兴隆镇等地。这里是回民聚住的地区,军政委吴焕先及时对全体指战员进行群众纪律和民族政策教育,专门规定了“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毁坏回族的经典文字,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他让我用毛笔把“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写成大标语,贴到街上。他还亲自到清真寺拜访,召集阿訇和当地知名人士座谈,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的政策纪律。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助民劳动,切实做到了秋毫无犯。军医院院长钱信忠等医护人员还热情为群众治病。因此,红二十五军在兴隆镇受到了广大回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还有十多名回族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后来,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时,受到了回民和其他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诉说了红二十五军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事情。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红二十五军会师后,*提起这段往事时,夸奖了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所做的群众工作,说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6:12:23编辑过]


论坛上回帖的意义和技巧(严重潜水者坚决清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22 13:01:18 [只看该作者]

问:1935年9月中旬,红二十五军先期到达陕甘地区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并用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陕甘苏区,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您是怎样评价这件事情的?

  答:8月下旬,红二十五军离开兴隆镇后,沿西兰公路东进,开始了西征北上的大周旋战略行动,先是攻克隆德县城,接着连夜越过六盘山,进抵平凉、泾川地区。在途经泾川城西南的四坡村时,部队遭到敌三十五师的突然袭击。在激战中军政委吴焕先壮烈牺牲。指战员们怀着极大的悲愤,与敌展开殊死战斗,歼敌一个整团后冲出重围。吴政委的牺牲,是红二十五军的一个重大损失。当时全军指战员悲痛欲绝,我也流了很多眼泪。吴政委是我们的军魂,是军党委领导的核心,是指战员的主心骨,我们都十分爱戴他。吴政委壮烈牺牲,我们只能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8月中旬至下旬,红二十五军为进一步钳制敌军,积极活动于隆德、平凉、崇信、灵台、泾川、华亭等地区,切断西兰公路18天,迫使敌人一再抽调原用于堵截中央红军的兵力对付红二十五军,对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起到了战略性配合作用。红二十五军在陇东地区与敌周旋期间,每天都派人探寻中央红军行动的确切消息,但都一无所获。此时,敌第三军、第五十一军、第三十五师等各一部,从不同方向向红二十五军活动区逼近,我军在此孤军作战,处境不利。省委和军领导鉴于一时难与中央红军取得联系,便决定北上陕甘,与陕北红军会合,首先争取陕甘苏区的巩固,再配合红军主力北上。9月初,红二十五军强渡泾河,经镇原、庆阳县境兼程前进,途中多次击败尾追的敌军,于9月15日抵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会师。至此,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历时10个月,转战万余里,成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红二十五军和陕甘红军会师后,为统一指挥作战,两支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共7000余人,极大地增强了陕北的革命力量。当时,蒋介石调集了东北军11个师及陕、甘、宁、晋、绥5省地方部队,正在对陕甘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红十五军团在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指挥下,先后发起了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斗,以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奠定了基础。后来,徐海东同志曾经写了《奠基礼》这样一篇回忆文章,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问: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师的情景您还能回忆起来吗?

  答:10月19日,党中央率陕甘支队(即中央红军主力)抵达陕北,11月初在甘泉地区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会师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在党中央、*的直接指挥下,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此后,原红二十五军的指战员在红十五军团编制内,先后参加了东征和西征作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并为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创造了重要的条件。1936年10月,红十五军团随同西征红军攻克西北重镇会宁城。不久,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的联欢会。这是我参加的第三次红军大会师,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红军会师。虽然时光已过去60多年了,但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那欢腾雀跃的场面,那团结胜利的气氛,至今仍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历历在目。


  问:尊敬的刘老,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把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这段难忘的历史告诉我们,不仅使我们进一步解读了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孤军北上的光辉业绩,也给了这段历史一些重要的补遗。时光已经过去60多年了,您还有如此清晰的记忆,可见这段历史在您的人生中已经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答:是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壮丽史诗中辉煌的一页。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的长征历史,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青年时代亲身经历过这段难忘的峥嵘岁月,不仅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永恒,也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主席曾多次称赞过红二十五军的主要领导人徐海东,说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我感到这既是对徐海东个人的高度评价,也是对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勇做先锋的高度评价。

  60多年的沧海桑田,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没有当年红军长征的胜利,就不会有后来中国革命的成功,也就谈不上有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回顾红二十五军和其他各路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我们不仅为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悲壮而铭心,更为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和深远影响而自豪。因此,我也要谢谢你们对我的采访,并希望通过你们的文章把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昭示我们的后人,让长征精神千秋永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6:12:58编辑过]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
总数 11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