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开封论坛 http://www.izhen.cn/dv
中国出身最苦负伤最多的大将
作者: 毛瑟98K
壮兮鄂豫皖,
伟哉大别山。
黄麻烽火举,
英豪数万千。
丛峰碧血浴,
村闾尽狼烟。
窑工成名将,
百战显心丹。
凯旋觅故旧,
未见几人还。
丰碑今犹在,
巍然云汉间。
生平
■共和国十位大将中,他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战斗中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人,在红四方面军中人称“徐老虎”
■国民党政府把他与*、朱德并列为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个人,赏额均为25万块大洋
徐海东,原名徐元清,190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县夏店(现属大悟县)一个世代陶工之家。徐海东从小就在饥寒交破中生活。1925年,有一位家乡籍的共产党员吝积堂从武汉学校回来,向他宣传革 命道理。徐海东明白了过去受穷的原因是受军阀、地主压迫,便到武汉找了一份码头上的差事,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徐海东不久又想学军事!于是到湖北军阀部队里当兵。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徐海东在被称为“铁军”的第四军中当少尉排长,在汀泗桥战斗中率一个排击溃敌军两个连。翌年,因国民党反 共,他回到家乡,被中共黄陂县委任命为农民 自 卫 军队长,参加鄂豫皖边区的黄(安)麻(城) 暴 动。后来,他任过县赤 卫 队大队长和红军的团长、师长,以勇猛著称,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徐老虎”的威名。
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敌人“围 剿”下仓促突围,鄂豫皖苏区陷入“匪 区壮丁全部处决”、“粮食全部搬走”、“房屋烧光”的危境。只率一个团留下来的徐海东挺身而出,重新组织零散的部队和伤员,重建红二十五军,先后任副军长、军长。此后,他伤病交加。在“肃 反”时,他因大胆批评领导的错误而被人怀疑,但革命意志从不动摇。
1934年秋,徐海东奉中央命令率红二十五军离开根据地长征,翌年夏天到达陕北,为随后到达的中央红军打开了局面。*称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国民党南京政府把他与*、朱德并列为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个人,标定头颅赏额均为25万块大洋。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徐海东任三四四旅旅长,在平型关战斗中指挥左翼突击。此后,他又率部在晋东南等地与日寇作战9个月,因身体不支,1938年夏回延安养病。翌年秋,他任新四军江北指挥所副总指挥。1939年年末,徐海东抱病指挥部队在皖西周家岗击溃日军一个大队。战后,他向干部作报告时,突然口吐鲜血倒地。此后7年多时间里,他一直在病榻和担架上度过。
背景
■斯诺得知徐海东一家被杀了66口,就此懂得什么是中国的阶 级 战 争
■参加革 命只为求阶 级的解 放,日后想做个普通劳动者。他说:我做窑坯又快又好,革 命胜利后,仍是个有用的公民
徐海东是一个从农村贫苦窑工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高级将领。他一生的经历,完全能绘成中国革 命 战 争最生动的一个画面。近代中国因阶 级 压迫造成的深重苦难,在徐海东身上有最鲜明的体现。他年轻时,有一次挑着瓦盆到外乡卖不出去,冻饿交加晕倒,幸亏一位农妇给了碗热粥才能活下来。苦大仇深的他,一旦听到共产主义的 宣 传,便会为改变自身和本 阶 级的地位而拼命战斗。代表反 动 地主豪绅利益的国民党当局,不但残 酷 镇 压这些反 抗 者,对他们的家属也进行株 连 报 复。美国记者斯诺于1936年到陕甘苏区采访徐海东时,异常吃惊地听到“国民党军一共杀了徐家66人”,他的“27个近亲,39个远亲”“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甚至婴孩都给杀了”,斯诺就此懂得了什么是中国的阶级战争。
故事
■当副军长时,他在火线上被*从左眼底下打入,从后颈穿出,抬下阵地后第五天才醒来
■被俘的国民党师长输得不明白,问他:“你是黄埔几期?”他说“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通过在大别山多年的战争实践,徐海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往往与敌人一接火,就能判断出对手的兵力和火力情况。1934年春,他在皖西葛藤山作战时,以不足2000的兵力一举歼灭追来的敌军两个团。被俘的敌军师长柳树春对此十分不解,竟当面问:“军长,你是黄埔几期?”徐海东回答说:“我既没听过保定的课,也未入过黄埔的门,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当时,因环境残酷,经常出现叛徒,一些领导人盲目地乱搞“肃 反”。徐海东为人耿直,一次,在省委会上当面批评书记指挥错误,有人便想给他扣上“反 革 命”帽子。他得知后,感到不如在战场上牺牲落得个光荣,于是留下文件,挥舞大刀率警卫队带头向敌人冲锋,一举打垮了一个旅。战后,那位书记来找他,非常激动地拉住他的手称赞不已,并对大家说:“我不死,不许再有人说徐海东有问题。”此后,党内再没有人怀疑徐海东对革 命的忠诚。
■一次醉倒后差点被敌人俘虏,受到批评马上做检查,从此戒了酒
徐海东刚走进革 命队伍时,也带着一些旧军队爱喝酒和打人、骂人的习气。一次,他没吃菜就几口喝掉半斤白酒,醉倒后,恰遇敌人打过来,他差点被俘。受到党组织批评,他马上做了检查,从此戒了酒。
长征时,有一次他到前卫团,正遇天下雨。部队又饿又累,虽接到出发的命令,干部战士却躺着不起来。他性急之下抄起一根棍子,从团长、政委开始连捅带打,一口气把200多人赶了起来。路上,有的伤员没人抬,他虽然同大家一样一天没吃饭,但在雨中亲自抬着伤员走了五里路。他虽带动部队走出了可能被敌围歼的危境,毕竟打了人,几年后他对此还主动检查。
Copyright ©2005-2023 [豫ICP备18042561号-1] Http://Www.izhen.CN™
联系电话:13937851927 本论坛所有发言均属个人观点,与开封论坛无关!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