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热搜:开封旅游人生景色百味
网站首页 > 专题推荐 > 其它 > 正文

寻味开封:从中元节到中秋节

网络 (2018-09-20 15:54:45)  浏览:564  评论:0
宋朝人怎样过中元节

家回家祭祖,焚烧“盂兰盆”。北宋前期,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时,开封中元节甚至像元宵节一样,有连续好几天的大型灯展。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起,可能觉得中元节应该是一个阴气森森的节日,不应该搞那么热闹,于是取消了中元节的灯展。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名“鬼节”“盂兰盆节”“盂兰节”,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节日,先后被儒教、道教与佛教染上颜色。

七月十五,古称“小秋”,意思是秋天过了一小半,一部分庄稼成熟了,可以拿来祭告先祖。早在周朝,我们就有小秋祭祖的传统,只不过尚未固定在七月十五而已。

汉魏时期,道教兴旺,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定为上元、中元、下元,并拿出道教神仙里的三官与三元相配,又将小秋祭祖固定在中元,也就是七月十五。从此以后,七月十五不仅要祭祖,还要敬天,要请道士打醮,请神仙赐福。

隋唐时期,佛教发展成熟,大部分佛教经典都被翻译出来,印度佛教中的盂兰盆法会也在中土生根发芽,与我们七月十五敬天祭祖的传统结合在了一起。

按照《盂兰盆经》上的说法,佛陀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弟子目犍连,简称目连,用天眼神通观察地狱,看见自己的母亲在那里受难:身体被倒吊起来(“盂兰盆”的梵文本义就是“倒悬”),饥渴难忍,无论吃到什么食物,都会在喉咙里变成火焰。目连使用各种神通来解救母亲,都失败了,他恳求佛陀帮忙。佛陀说:“你母亲生前恶业深重,我的法力也无法救她,除非她自己悔改,你再做一场法事来超度她。”目连遵从佛陀的教导,在七月十五那天大做法事,超度母亲以及一切饿鬼,帮助母亲脱离了苦海。

儒家提倡孝亲,目连救母的故事刚好也能体现孝道,我们固有的文化与佛教文化一拍即合,七月十五中元节在敬天祭祖之外,又多了一层施舍饿鬼、超度冤魂的悲悯色彩。

《岁时广记》第三十卷详细介绍了宋朝人中元祭祖和施舍饿鬼的仪式,原文比较晦涩,用白话文转述如下:

祭祖用的桌子上铺一层楝叶(这一点与七夕祭拜牛郎织女相似),楝叶上陈设瓜果、鲜花和田地里刚刚收获的谷物。桌面有四个角,捆扎四小捆芝麻秆儿,分别压在四个角上。桌下还有四条腿,每条腿上也绑一小捆芝麻秆儿。将祭桌收拾齐整,抬到已经亡故的父母长辈牌位前面,拈香叩头三次,将线香插在祭桌上,最后再叩头一次,礼成。

宋朝人祭祖,平常是有酒的,但中元祭祖没有酒,也没有肉,纯素。为何不用荤酒当供品呢?因为宋朝中元节的佛教气氛很浓,佛教戒杀生,戒饮酒。

为什么要用芝麻秆儿来装饰祭桌的四个角和四条腿呢?《岁时广记》没有给出解释,我们大胆猜测,可能是因为芝麻秆儿比较吉利——芝麻开花节节高嘛!

祭过祖,再施舍饿鬼。后者仪式简单,普通老百姓施舍饿鬼,不用请高僧做法,不用搭彩棚放焰口,只需要上街买一个“盂兰盆”,买一幅目连的画像,再买一挂纸钱。“盂兰盆”是梵语音译,本义“倒悬”,引申义“受苦”,可是到了宋朝,这个外来词被误读,被当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盆状器皿。当时街市上出售的“盂兰盆”是用竹子做成:一根竹子,顶端劈成四五个分叉,将分叉掰开,中间卡住一只竹圈,用纸糊底,即成简易的高脚盆子。在盆底撒几粒煮熟的大米或者黄米,放一幅目连画像,在分叉上挂一串纸钱,用火点燃,一起烧掉。

大宋朝廷相当重视中元节,规定每年七月十四、七月十五、七月十六放假,让大

大宋中秋无月饼

阴气森森的中元节过后一个月,紧接着是仙气满满的中秋节。

先剧透一下:宋朝中秋节,没有月饼。

据说苏东坡写过一首关于月饼的诗,只有四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小巧精致的月饼,像月亮一样浑圆,里面包着奶油(酥)和糖稀(饴)。奶油很腻,糖稀很甜,放了奶油会很软,这种月饼我喜欢。

可惜的是,苏东坡没有写过这首诗。

第一,这首诗根本不押韵,无论按照今韵还是按照古韵,它都不押韵。凭苏东坡的才华,他会水平低劣到去写一首不押韵的诗吗?

第二,1982年中华书局编撰《苏轼诗集》,2001年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2004年孔凡礼付梓《三苏年谱》,已经将存世的所有东坡诗词都纳入囊中,其中《三苏全书》还专章收录了未能终篇的诗词以及可能是伪作的诗词,其中都没有这首所谓的月饼诗。

第三,从现存的宋朝食谱和风俗文献可以看出,宋朝人在中秋节期间并没有吃月饼的习俗。

南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载有《京城风俗记》,那时候过中秋,流行少男少女拜月,合家聚餐吃瓜果,餐桌上不见月饼。

宋元话本《错认尸》里也有都城市民过中秋的场景:“忽值八月中秋节到,高氏叫小二买些鱼肉、果子之物,安排家宴。”仍然不见月饼。

南宋遗老周密所作《武林旧事》中倒是出现了“月饼”一词,但是它出现在“蒸作从食”一章,与馒头、包子放在一起,估计是蒸熟的,而不是像后来真正的月饼那样是烤制而成。同书第三卷描写全年风俗,中秋期间仍然是赏月吃瓜果,餐桌上不见月饼。

文献中真正可以确证月饼出现,可能要到明代北京县令沈榜所作的《宛署杂记》:“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以及明代崇祯年间太监刘若愚所作的《酌中志》:“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

根据民间传说,月饼是元末明初时发明的:老百姓受不了蒙古侵略者的野蛮统治,策动者用浑圆如满月的馅饼做信物,馅饼里暗藏“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分送各家各户,相约在中秋那天起兵抗元。后来侵略者被赶跑了,明朝建立了,月饼也就作为胜利的见证被传下来了。这个传说妇孺皆知,但不见于史籍,未知真伪。

宋朝中秋无月饼,但是就宋朝人在制作面点和糕点方面的成熟技艺,他们完全有能力加工出真正的月饼。

且看南宋食谱《吴氏中馈录·酥饼方》:

油酥四两,蜜一两,白面一斤,搜成剂,入印,作饼,上炉。或用猪油亦可,蜜用二两,尤好。

这里“油酥”可能是奶油,也可能是在蒸过的面粉里掺入猪油或者植物油以后揉成的酥软面团。四两油酥、一两蜂蜜、十六两白面,揉成面剂,放进模子,出模成型,上炉烤熟,除了没有馅儿之外,它已经是相当酥软、相当香甜的月饼了。遗憾的是,宋朝食谱给它取的名字是“酥饼”,不是“月饼”。

最后再重申几点:

第一,宋朝人已经掌握加工月饼的基本工艺;

第二,宋朝人过中秋没有吃月饼的习俗;

第三,宋朝有一种面食名叫“月饼”,这种面食不同于我们心目中的月饼,它也不是宋朝中秋的节令食品。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相关内容:
  • 暂无内容!
以下是网友对 寻味开封:从中元节到中秋节 的评论:
[本主题共0条评论 | 每页显示6条评论]
评论前,请先 登录
验证码: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