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25岁就死了,直到75岁才埋
网络 (2022-03-26 10:52:45) 浏览:968 评论:0
作者:竹下草(简书作者)
文章来源:简书
如果有一天,你不接受修正了,从生命的文化意义上,你已经不呼吸了,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死于25岁,葬于75岁。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读一篇关于马东的文章。马东是马季的儿子,曾经是央视主持人,后来跳槽,成为爱奇艺首席内容官,主持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奇葩说》,现在创办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米未传媒。当时很受振动,后来又找了这句话的原版“多数人二十五岁就死了,一直到七十五岁才埋。”突然觉得这句话挺惊悚的,今年我二十二岁,再过三年,继续按照现在的生活模式,死于二十五,估计就是一种宿命了。
网上有人评论说,二十五岁灵魂的枯萎,要比七十五岁生命的结束更为残酷和绝望。这话我是十分认同的,而且想再加一个词,更为悄无声息。灵魂这个词实在有些高深,灵魂枯萎这样的形容也似乎有些太文艺了,可是一时也找不到什么浅显的词汇描述,也只能尽力解释一下。二十五岁,或者多几岁少几岁差别也不大,大概是刚进入社会的时候,碰了不少壁,赚了不多钱,理想被现实抛弃,知识被金钱打败,不过道德上还是守着一条底线,这也算是万幸了。不谈那些有背景的,至少大多数年轻人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然后怎么办呢?要么不撞南墙不回头,有这样的勇气的倒还不少,可是真正能撞破南墙的却是不多。要么就安安静静的回家,或者在拼一把考上个公务员,找个铁饭碗,过上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算是灵魂枯萎了么?也不算,如果在平凡的生活中有些许志趣,倒也是可做个大隐隐于市的君子。真正的灵魂枯萎,是在几十年不变的生活里,在一眼能看到结局的生命里,淡漠的生存(生活这个词用在这里似乎都有些不太合适)。
有这样的人么?当然。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脆弱。
二十五岁,倘若可视为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刻,那必然也将是人生中最为精彩的时刻。然而为什么会说二十五岁就死了呢?原因可归结于三点:
一是放弃了理想。理想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意义所在,是生命的最高追求,甚至可说,正因为理想的远大几乎不可实现,才有了追求的意义。然而追求并不代表一定要实现,追求也并不代表这是生活的负担,更多的是因为追求理想中的充实自我和心灵修炼。但是为什么要放弃呢,可能是因为太理想化的幼稚或者是太脆弱的心灵,负担不起追求理想的热情。那么没有了理想,还剩下什么呢,对金钱的渴望,对享受的执迷,完全专注于肉体的享受,灵魂的枯萎也是必然的结果了。
二是习惯了生活。有人说在年轻的时候尽量将自己推向艰苦坎坷的生活,拒绝安逸和稳定。人都是有惰性的,也是有惯性的。当在一种环境中生活了很久,以一种生活模式过了很久,就会拒绝改变,拒绝跨出自己给自己画的圈子。二十五岁的时候,突然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稳定的保险和养老金,于是三十年后的时候是可以预料的,五十年后的一切也不会发生太多变化。这样注定的命运,简直是灵魂的毒药,就像将灵魂固化到一个模子里,慢慢腐朽,等到几十年后,剩下的不过是生活的产物——完全被规定好的身体行为,灵魂早已消失了。
三是结束了学习。知识是灵魂的养料,就像马东的那句话,不接受修正,不接受新的知识,就意味着文化意义上生命的结束。离开了学校,就放下了书本,远离了学习,这样的行为不在少数。当然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但真正能够将社会经验化作自身的素质的,少之又少。余秋雨先生曾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阅读也是学习的一种形式。用类似的形式来说,学习的最大理由就是滋养灵魂。
二十五岁,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稳定,而是青年人的热情和斗志,是青年人不断学习的能力,更是要去这世界上闯一闯的好奇心勇气。不只是二十五岁,任何年龄保持一颗青年人的心灵,不断去尝试新的生活方式,那么纵使七十五岁身体死去了,灵魂也可以毫无遗憾的踏上另一个旅程。
文章来源:简书
如果有一天,你不接受修正了,从生命的文化意义上,你已经不呼吸了,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死于25岁,葬于75岁。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读一篇关于马东的文章。马东是马季的儿子,曾经是央视主持人,后来跳槽,成为爱奇艺首席内容官,主持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奇葩说》,现在创办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米未传媒。当时很受振动,后来又找了这句话的原版“多数人二十五岁就死了,一直到七十五岁才埋。”突然觉得这句话挺惊悚的,今年我二十二岁,再过三年,继续按照现在的生活模式,死于二十五,估计就是一种宿命了。
网上有人评论说,二十五岁灵魂的枯萎,要比七十五岁生命的结束更为残酷和绝望。这话我是十分认同的,而且想再加一个词,更为悄无声息。灵魂这个词实在有些高深,灵魂枯萎这样的形容也似乎有些太文艺了,可是一时也找不到什么浅显的词汇描述,也只能尽力解释一下。二十五岁,或者多几岁少几岁差别也不大,大概是刚进入社会的时候,碰了不少壁,赚了不多钱,理想被现实抛弃,知识被金钱打败,不过道德上还是守着一条底线,这也算是万幸了。不谈那些有背景的,至少大多数年轻人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然后怎么办呢?要么不撞南墙不回头,有这样的勇气的倒还不少,可是真正能撞破南墙的却是不多。要么就安安静静的回家,或者在拼一把考上个公务员,找个铁饭碗,过上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算是灵魂枯萎了么?也不算,如果在平凡的生活中有些许志趣,倒也是可做个大隐隐于市的君子。真正的灵魂枯萎,是在几十年不变的生活里,在一眼能看到结局的生命里,淡漠的生存(生活这个词用在这里似乎都有些不太合适)。
有这样的人么?当然。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脆弱。
二十五岁,倘若可视为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刻,那必然也将是人生中最为精彩的时刻。然而为什么会说二十五岁就死了呢?原因可归结于三点:
一是放弃了理想。理想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意义所在,是生命的最高追求,甚至可说,正因为理想的远大几乎不可实现,才有了追求的意义。然而追求并不代表一定要实现,追求也并不代表这是生活的负担,更多的是因为追求理想中的充实自我和心灵修炼。但是为什么要放弃呢,可能是因为太理想化的幼稚或者是太脆弱的心灵,负担不起追求理想的热情。那么没有了理想,还剩下什么呢,对金钱的渴望,对享受的执迷,完全专注于肉体的享受,灵魂的枯萎也是必然的结果了。
二是习惯了生活。有人说在年轻的时候尽量将自己推向艰苦坎坷的生活,拒绝安逸和稳定。人都是有惰性的,也是有惯性的。当在一种环境中生活了很久,以一种生活模式过了很久,就会拒绝改变,拒绝跨出自己给自己画的圈子。二十五岁的时候,突然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稳定的保险和养老金,于是三十年后的时候是可以预料的,五十年后的一切也不会发生太多变化。这样注定的命运,简直是灵魂的毒药,就像将灵魂固化到一个模子里,慢慢腐朽,等到几十年后,剩下的不过是生活的产物——完全被规定好的身体行为,灵魂早已消失了。
三是结束了学习。知识是灵魂的养料,就像马东的那句话,不接受修正,不接受新的知识,就意味着文化意义上生命的结束。离开了学校,就放下了书本,远离了学习,这样的行为不在少数。当然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但真正能够将社会经验化作自身的素质的,少之又少。余秋雨先生曾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阅读也是学习的一种形式。用类似的形式来说,学习的最大理由就是滋养灵魂。
二十五岁,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稳定,而是青年人的热情和斗志,是青年人不断学习的能力,更是要去这世界上闯一闯的好奇心勇气。不只是二十五岁,任何年龄保持一颗青年人的心灵,不断去尝试新的生活方式,那么纵使七十五岁身体死去了,灵魂也可以毫无遗憾的踏上另一个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