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论坛汴梁★休闲汴梁茶馆 → [求助]随心所欲问题帖!


  共有450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求助]随心所欲问题帖!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3-04 02:45:03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sisi在2007-3-3 5:55:15的发言:

提问开始了。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照这么说,那人们就不该有那么多多姿多彩的生活。可是没有这样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们怎么知道自己的内心是否空虚呢?多少人都在追求着五色,五音,五味,享受着驰聘打猎的刺激,难得之货带来的欢喜,这不就是现在的世界吗?有多少人又能真正置身于世外?古人喜欢修身养性,他们可以选择背井离世的隐居生活,可现代人又能在那里将自己真正隐居起来呢?

PS: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要做到修身养性,实在是要比古人难得多了。照这么说,当我们真正修成正果的时候,我们所得到的造诣要比古人多得多了。

说到这个我就有兴趣了 呵呵 说些个人见解。望大家评批:

岂不闻‘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只大概是个意思。凡读书大约不能只读其字其文,而要体作者之本意,恤行间之深髓。而后鉴自身之得失以用。‘隐’的大小也不在朝野之间,其实在于心。要我说 这上中下之隐可说的明白些。小隐--修身养性,自怡自得。不问他人事,只扫门前雪。中隐----身居庙堂,心系江海。不烦琐碎事,懂得垂钓优。大隐---这个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就是老子所说的‘合光同尘’。说到底还是全篇道德经的主旨----顺其自然。

懂得和光同尘便知道前面五色,五音,五味。。。。的真正意思。为了心不乱而不观五色,不闻五音,不食五味,连小隐也算不上。这句话前五句乃是形,而意在后面。其实引深了意思是教导大家顺时而作,顺势而行。这个时,这个势可不是人时,人势,是天时,是天势。说到这里还可以往下说 不过就离题远了。关于老子这句话,说到这里大约也可以了。小姑娘恐怕还要历练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4 2:47:15编辑过]


清山水中留碧影    

山水之间别有情  

却见无限江水过  

何时山影随水东

http://hejia1982.blog.sohu.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3-04 02:51:31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sisi在2007-3-3 6:02:18的发言:
当我们说到孔子的“论语”的时候,都会很自然的说“论(lun 2声)语”, 这个“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没有人说lun (4声)语呢?

这个问倒我了 呵呵 真的没有考校过 呵呵。大约应该读四声的。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等的言行。这个‘语’字恐怕由此而来。而‘论’则指明书意。但我以为不比执意于此。好歹不过一个名字而已。‘无相’嘛。呵呵。



清山水中留碧影    

山水之间别有情  

却见无限江水过  

何时山影随水东

http://hejia1982.blog.sohu.com/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3-04 13:22:11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sisi在2007-3-4 3:59:15的发言:
什么叫 形而上 ?

形而之上 是一种理解。比如自然是形而之下 而自然中的道是形而之上。大约可以理解成非物质的东西,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六合之外的大约都可以叫做形而上。超出‘形’的 就是形而上 没超出‘形’的就是形而下。



清山水中留碧影    

山水之间别有情  

却见无限江水过  

何时山影随水东

http://hejia1982.blog.sohu.com/
论坛上回帖的意义和技巧(严重潜水者坚决清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3-06 21:01:35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sisi在2007-3-6 1:31:39的发言:

六合是那六合啊?

我突然想到了风靡一时的*。。。。

六合是东南西北加上上下

跟*没关系!


清山水中留碧影    

山水之间别有情  

却见无限江水过  

何时山影随水东

http://hejia1982.blog.sohu.com/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5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3-06 21:10:56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sisi在2007-3-6 1:39:47的发言:

在德语中,中国的武术被称之为Kampfkunst(搏斗的艺术)。 而武术中的武字,大家用拆字法来分析分析,其实是有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止,另一个是戈。在古代,戈泛指为兵器。武,实际上因该就是说让人放下武器的意思吧。

可是武术一般翻译成外语的时候,一般都是和什么打架啊,搏斗有关的。

问题:武术会让人联想到暴力吗?

武术的起因是因为人们要搏斗 开始的时候他就是搏斗的技巧 而随着发展 它变成了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各种思想生活结合了起来。开始有了源于武术却高与武术的武德。而同时 武术也变的追求的不再是击倒别人 而是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身的身体极限。止戈一说我今天才听说到。但是绝对不是放下兵器的意思。而是要停止斗争的意思。说明武不是为了打斗,而是为了保持和平。

能让人联想起暴力的应该是搏击,散打之类的词吧。其实这些都不是暴力。不过是一种身体运动的表现形式而已。

你又跟谁讨论这些东西了吧。呵呵。多看看中国思想基石类的书,对你的专业有好处,也对你将来的工作有好处。起码在跟别人讲解的时候有所凭籍。



清山水中留碧影    

山水之间别有情  

却见无限江水过  

何时山影随水东

http://hejia1982.blog.sohu.com/
论坛上回帖的意义和技巧(严重潜水者坚决清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6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3-06 21:13:04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sisi在2007-3-6 1:42:01的发言:
怎么解释 文化 这个词?

。。。。。。。。。这个比较难回答

或者可以简言之‘习惯’。说话的习惯,做事的习惯,道德习惯,一些不成文的并且人人遵守的规则。。。这些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清山水中留碧影    

山水之间别有情  

却见无限江水过  

何时山影随水东

http://hejia1982.blog.sohu.com/
论坛上回帖的意义和技巧(严重潜水者坚决清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7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3-06 21:19:23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sisi在2007-3-6 2:04:17的发言: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怎么解?

何为妙?妙,谓之虚无?若妙谓之虚无,何以能观?

妙,什么也不是,就是妙。呵呵。对这句话我觉得就是站在山外面看山,和站在山中看山。在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件事情。不但要从高于这件事的高度去看。同样也不能只脱离这件事去看问题。妙不是虚无,妙里包含这虚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8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3-06 21:21:34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sisi在2007-3-6 2:04:17的发言: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怎么解?

何为妙?妙,谓之虚无?若妙谓之虚无,何以能观?

妙,什么也不是,就是妙。呵呵。对这句话我觉得就是站在山外面看山,和站在山中看山。在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件事情。不但要从高于这件事的高度去看。同样也不能只脱离这件事去看问题。妙不是虚无,妙里包含这虚无。。。。。。



清山水中留碧影    

山水之间别有情  

却见无限江水过  

何时山影随水东

http://hejia1982.blog.sohu.com/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9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3-06 21:24:47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sisi在2007-3-6 2:05:55的发言:

道德经到底有几个版本?

断句不同,大家的理解就不同。

那个才是最普遍使用的版本啊?

就我给你的那本你读就没问题。

即便是相同的解释 读出来后见解也会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的理解来认识这本书。不要拘泥于哪个版本的解释。

先要搞清楚 读这本书是要作自己的学问,做自己这个人人性的学问,而不是学谁的学问。这样大约读出来才会有所得。



清山水中留碧影    

山水之间别有情  

却见无限江水过  

何时山影随水东

http://hejia1982.blog.sohu.com/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